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汉语教师科研素养论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素养包含了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三个不同的方面。其中,意识素养是驱动科研活动的原动力,知识素养是开展科研活动基础与前提,能力素养则是汉语教师创造性解决科研难题的关键。三者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支撑起了汉语教师的科研素养体系。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研究素养;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
  科研素养是汉语国际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吕必松(1989)就指出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要不断提升汉语教学质量,汉语教师就必须要开展科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大量建立,我国的汉语国际传播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深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在迈上一个新的阶段。这种状况使国际汉语教师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问题,也使汉语教师的科研素养变得更加重要,更为凸显。也就是说,新形势下国际汉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不仅需要拥有出色的课堂教学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学界对国际汉语教师科研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漢语教师科研能力、科研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吕必松(1989)、刘珣(1996)、张和生(2006)、陆俭明(2005,2016)等学者,从学科建设、教师素质培养、国际汉语的教学实际等角度,都曾对汉语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过阐述。二是汉语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内容。该主题较具代表性的是陆俭明、马真(2016)、陆俭明(2011,2017)的研究。两位学者明确指出作为一名汉语教师首先要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素质,其次要有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此外,还要在研究中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语法研究。总的来说,学界对汉语教师科研素养的重要性与培养汉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均有着较为明确地认识,并对其内容与训练途径等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同时,由于多数研究在分析科研素养时往往将其与其他基本素养合并或并行进行分析,因此,阐述往往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该课题留下了空间。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将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素质单列出来,对其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科研能力素养的内涵、价值、实现途径等进行专门地探讨。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意识素养
  科研活动是科研工作者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适合的方法、设备和手段,通过调查研究、实验等方式认识客观事物本质与内在规律的一种探索性活动。科研意识则是指研究者在该类活动中源于内在意识的一种认识未知的主动性。对于国际汉语教师来说,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国际汉语教学的自觉性以及探索汉语国际教育内在规律的主动性。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动反思现象的自觉意识
  国际汉语教学是聚合了多种要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其中不仅涉及到教学主体、学习主体,也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在一线教学活动中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中一部分可以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比如,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会将地点状语放至句子的末尾,从而造出“我的朋友读书在广州”这样的句子。依据现有的语言对比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此类偏误主要源于汉语学习者母语语序的负迁移。还有另外一些问题,我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或者是已有的解释不够充分。比如,泰国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音“j、q、x”的偏误率要远高于其他声母,两组声母内部的成员在学习难度上也不完全相同。泰国学生声母习得中存在的这种现象学界早有关注,但是对于问题的成因,学界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对于此类问题,国际汉语教师不应该放置一旁不闻不问,而是应该保持一份好奇心,一份探索的热情,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对现象的经常性反思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自觉意识。可以这样说,从教学经验出发自觉生发问题的意识是开启科研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二)感悟具象经验的思考意识
  对于从事科研活动的国际汉语教师来说,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是其最为宝贵的资源。这些源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具象经验以集合的形式沉淀在汉语教师的知识资源库内,成为汉语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知识创造者过渡的桥梁。一般来说,这些具象经验可以分为特殊性经验和普遍性经验两大类。特殊性经验是源自汉语学习者个体的一种感性经验。比如,不同的汉语学习者由于个体性差异而呈现出的个性特征、学习品质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基于学习个体的散点式经验主要附属于某些特殊的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推及至其他汉语学习者。普遍性经验则是源于某类汉语学习者群体的感性经验。比如,韩国汉语学习者习得不同语法点的难度差异,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被字句”的习得特点等。该类经验主要特征是覆盖面广,往往对某一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具有普适性。国际汉语教师感悟具象经验的能力就在于能够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思考力提取个人知识资源库中具有普适性和“共享”特征的经验并将其上升至科学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讲,通过感知已有经验,培养发现“真问题”的思考意识与能力是汉语教师发现有价值研究课题的关键。
  (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行动意识
  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行动意识是指对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运用相应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解决的一种执行意识。一线的国际汉语教师大多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琐细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不少教师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课题,但是受制于研究的时间、精力、个人的畏难心态和行动“惰性”,往往是“想的多,做的少”“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问题少”。这样的行动意识与执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国际汉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以韩国留学生“把字句”的习得研究为例,确定研究主题之后,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获得答案,研究者最起码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科研环节:综述“把字句”习得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与进一步探讨的切入点;了解“把字句”本体研究的成果;选择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收集研究所需的语料或设计教学实验;撰写论文呈现研究发现。很明显,发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从问题到答案,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研究者的行动意识是实现这种过渡最为重要的桥梁。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知识素养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使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是一线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基础,也是保证研究過程科学、有效、规范的前提。因此,国际汉语教师除了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之外,还必须夯实科研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素养。
  (一)国际汉语教师的理论素养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来说,其理论是指从国际汉语教学的实践与客观事实中通过演绎、抽象得出的对某一类现象的系统性评价、看法或假设。总的来看,理论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一线汉语教师要熟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了解其产生的基础、发展的历史、主要内容及优缺点。比如,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对比分析理论,我们不但要知道该理论产生于上一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创始人是拉多,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而且要了解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比较,寻求异同,并预测学习者目标语学习的难点,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此外,还要对该理论的分析步骤、优缺点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有明晰的认识。
  另一方面,要了解不同理论之间的传承、关联,了解不同理论的适用环境与范围。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看似一个个孤立的理论之间,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后起的理论往往是对已有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比如,Krashen(1982)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主要依赖于教学过程中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并提出了著名的“i+1”原则,认为语言输入应该是学习者已经理解的内容占大部分,新语言形式占小部分。“输入假说”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性,但是却忽略了语言输出对学生语言获得和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鉴于以上,Swain(1985)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说,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不仅需要外界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学习者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语言输出是学习者语言技能提升,语言表达流利性、准确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可理解性输入并非是语言习得实现的唯一充分必要条件。显然,“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貌似互不相干,实则二者之间存在着发展上的延续性与内容上的互补性。
  此外,国际汉语教师还应对学科的最新理论有所了解,要始终站在理论的最前沿,对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进展和创新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例,一线教师不仅要掌握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等传统理论,还要了解界面假说、联结主义、动态系统理论、神经语言习得理论等新兴理论的核心观点和理论主张,并在具体研究中有意识地引入其中的合理部分以解决传统理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方法论素养
  所谓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国际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时采用的手段与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汉语教师来讲,研究方法是其在研究过程中突破难点、顺利解决问题最为重要的利器。研究者要想真正掌握这把利器,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熟悉国际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方法,掌握其操作程序,了解其使用条件、优缺点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异同。根据实施手段的不同,国际汉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别,这其中又包含了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微变化研究法等多种更为具体的方法。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比如,个案研究法适合通过连续性观察对某一个体或某一群组进行深入剖析,但存在观察周期长、费时耗力的缺陷;问卷调查法易于快速获取规模性数据,但也存在调研对象选择难度高、问卷设计信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不同的方法在条件选择和操作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的方法以对比实验为主,对被试选择、操作条件和实验流程要求严格;有的方法则以历时观测为主,特别强调观察的频率与观察起始点的选择。因此,研究者在使用之前不仅要熟悉各种方法的构成要素,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懂得如何使用,还要清楚在何种条件下使用何种方法。
  二是要培养针对具体的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的能力。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研究者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成最终的研究目标。因为任何一个研究课题都是多要素的集合体,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到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还要考虑到课题研究现有的及可获得的研究条件。要想在如此庞杂的条件下做出准确、合理的选择,并非易事。可以说,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的能力直接体现了汉语教师面对复杂因素群的综合判断力与基本科研素养。当然,更重要的是,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研究进程,关系到课题研究是否可以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比如,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某一留学生群体汉语要素习得的发展变化过程,就适合采用跟踪法进行历时观测;如果观察的是不同群体或国别留学生的差异,使用对比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就较为合适;如果检验的是某种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效度,课堂教学对比实验则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此外,汉语教师还应具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由于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研究目标具有层次性,综合使用多种方法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单独使用某一方法的情况。以偏误分析为例,要搞清楚某一群体习得某类汉语要素的偏误状况与成因,不仅需要在研究前期通过描写法、归纳法提取静态的偏误类型,在研究中期通过量化研究法分析偏误的核心类型以及各类型在不同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还需要在研究后期通过对比分析法,寻找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的痕迹,挖掘偏误的真正成因。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能力素养
  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汉语教师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思维与一定的工具、手段、方法,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现象、问题进行探索分析,进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是促使汉语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创造者,从施教者向研究者转变的重要驱动力。具体来说,这种能力既包括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含了搜集资料、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1962)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题、新的可能性,从的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现问题是整个科学研究的起点,发现问题的能力则是汉语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基础。那么,对于汉语教师来说又该如何发现问题呢?一般来说,研究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发现问题。
  一是从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该途径主要是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汉语学习状况,发现国际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中的不足、课堂组织与管理中的问题、学习者汉语学习的疑难点等教学实践中常见的现象,都可以通过提炼生发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是从理论探讨中发现问题。理论是以部分事实与现象为基础,通过演绎方法抽象出来的一套系统性假设,其真理性是相对的,完备性是暂时的,解释力也具有时空限制性。因此,从新的事实出发审视已有的假设,从实践中发现新现象进而反观已有理论,往往可以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比如,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将习得过程看成要素之间的因果模式,主要关注二语习得普遍性规律的挖掘,对习得过程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动态互动特征、学习者间的个体性差异等诸多现象,无法做出准确地描写和有效地解释。针对这些问题,Larsen-Freeman(1997)等学者提出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构想,将二语习得发展视为一个既有前进也有倒退、既有获得也有磨蚀的螺旋式动态发展过程,从而为二语习得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三是从学科的交叉地带中发现新问题。国际汉语教学的支撑性学科是教育学与语言学,同时又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国际教育的这种特征为我们从学科交叉地带发现新问题提供了机会,也为我们从跨学科的角度重现审视旧现象、提出新观点提供了条件。比如,传统的二语阅读加工策略研究多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框架下,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展开。近年来,随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少学者借用心理学的方法,辅以眼动仪、脑电仪器等设备,对该课题的很多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了诸多颇具价值的现象,大大加深了学界对留学生阅读加工机制的认识。
  (二)搜集资料的能力
  文献、资料、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支撑。因为任何研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都是对前人研究的拓展与延伸,缺少搜集、分析文献能力的研究者是不可能站在学术研究前沿的。同时,任何猜想和假设都需要材料、数据的支撑与验证。缺少了实验数据与例证支撑,研究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国际汉语教师来说,其资料搜集能力主要表现在查找、搜罗文献的能力与收集、整理语料、数据的能力。论文选题确定之后,研究者所做的首要工作就是搜罗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工具等。这种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研究的切入点、分析角度与最终成果可能会达到的水平。比如,当确定以“二语学习动机”作为选题之后,研究者除了要收集该领域的理论著作,梳理其发展演变之外,还要搜罗与该主题相关的重要论著,综述“二语学习动机”的相关成果和存在问题,从而确定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与采用的方法。当研究进入论证阶段以后,汉语教师则要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数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模型或者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语料进行描写性或探索性分析。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的不同,研究者收集材料的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中介语语料、目标语语料、学习者的母语语料、课堂教学视频与案例、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相关资料、国际汉语教育史料等。简而言之,快速、准确、科学地搜集资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国际汉语教师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研究中,通过培训、学习和实际操作不断提升自身获取资料的能力,才能在研究中游刃有余地通过网络、实验、数据库、语料库、书籍文献等获取各种资料和数据。
  (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认识、研究,对实践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剖析,发现其本质的一种能力。对于国际汉语教师来讲,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其整个科研能力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一线汉语教师接触到的往往是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现象。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唯有综合调动自身的理论、方法储备,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并以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观察到的事实、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理性分析,才有可能透过表象发现内在的原理、规则。以汉语学习者词汇的历时动态发展为例,研究者要想从留学生的历时动态语料中发现其词汇历时变化的规律与特点,除了要熟悉动态系统理论、词汇密度理论之外,还要能够使用移动极值图、蒙特卡罗模拟、再抽样技术、移动相关系数等技术,分析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数据,能够用SPSS、STATA等数据处理软件分析词汇复杂性、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密度,能够使用线性回归、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综合性素养,它既涉及到汉语教师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水平,也与研究者的判断力、思维力、创新力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分析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通过阅读各种专业理论、方法类书籍熟悉汉语国际教育不同领域各种理论的核心观点与主要思想,了解各种方法的哲学背景与产生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与方法论素养,提升在理论观照下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问题的一般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剖析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经典研究案例,吸收已有研究中问题分析的经验与方法,通过研究实践锻炼面对各种具体问题时的判断力,提升基于理性认知的分析力和创造性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力。
  当然,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还为了探寻现象背后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者完成从科研始态到科研末态过程中所必需的。就国际汉语教师来说,其问题解决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在科研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发现研究对象背后的原理、规律,创作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汉语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受到诸如研究人员对观测对象的了解度,所搜集材料、数据的可靠性,选用方法和路径的适切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拿偏误分析研究来说,在探索某一群体偏误发生的特点与原因时,不仅需要深入了解研究群体的母语背景、文化特征、学习特点,还需要科学选取能有效代表该群体的语料和实验对象作为研究素材或被试,并且严格按照偏误分析研究的流程进行操作,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信度和效度。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失误都有可能使结果的可靠性与普适性降低,从而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圆满解决。换句话说,问题解决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基础理论素养、资料搜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因此,对于一名国际汉语教师来说,要真正地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打好理论底子,建立起一套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性思维之外,还要借鉴前人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吸收相关学科破解难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通过创新型思维摸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手段。   (四)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是研究者与团队内部其他成员彼此合作、协同努力从而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一种能力。在科學研究中,很多重要的课题是学者们共同关注与面对的,这些问题有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不同的研究者之间相互协作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合作研究,成为攻克重点、热点课题的首要途径。可以这样说,优势互补、团体攻坚已成为当代科学最鲜明的特质之一,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同样如此。有些课题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彼此合作方可完成。比如,语言习得的神经机制研究不仅涉及到语言现象,还涉及到心理现象、大脑的认知,只有语言习得专家、心理学家及脑科学家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将问题彻底解决。有些研究对被试和实验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借助其他学者或机构的帮助才能开展相关实验。比如,有关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最起码要有教学机构提供符合实验条件的二语学习者与教学环境才能真正开展。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更是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取长补短、互助合作,有时甚至对团队负责人的资质和经验,合作成员的年龄、水平、层次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已经成为汉语教师成功地开展研究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那么汉语教师在现实的科研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协作并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呢?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共赢互惠的团队精神。协作不是单方的才智输出或资源获取,而是团队成员、合作双方之间的一种资源共享与才智互惠,是所有参与者通过合作完成团队既定目标并共享最终成果的一个过程。共赢互惠意识是汉语教师之间协作开展研究的基础。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或团队。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科研目的与需求,不同的研究风格和特点,汉语教师要能准确地对此作出判断,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找到与之最为契合的协作者或团队。
  再次,汉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团队中“位置”,清楚自身在团队协作中的“价值”,并以行动彰显这种价值。以团队形式承担的大型课题,会涉及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方向,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极为庞杂。作为团队的参与者要善于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专业基础、学术优长确定自己在课题中的“主攻”方向,明晰个人在团队中的定位与价值,通过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与问题的研究,助力整个研究团队。
  国际汉语教师的科研素养包含了科研意识、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三个不同的方面。其中,科研意识是驱动科研活动的原动力,具体体现为主动反思现象的自觉意识、感悟具象经验的思考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行动意识;科研知识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与前提,集中表现为国际汉语教师良好、扎实的理论素养与合理选择、使用各类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素养;科研能力则是汉语教师创造性解决科研难题的关键,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以上三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支撑起了汉语教师的科研素养体系。因此,对于一名国际汉语教师来说,想要真正提升科研能力与素养的话,除了借鉴、吸收已有的研究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意识、理论与方法论素养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自身的研究实践活动以及不断的科研磨砺融会贯通各种科研要素,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最终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研究素养。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 Ltd,1982.
  [2]Larsen-Freeman,D.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7,(2).
  [3]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u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 & C. Madden (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4][德]艾·爱因斯坦,[波]利·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刘珣.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7]陆俭明,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8]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性质与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J].华夏文化论坛,2016,(2).
  [9]陆俭明.汉语教师的素质和师资培养的针对性[J].国际汉语,2011,(1).
  [10]陆俭明.汉语教师培养之我见[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3).
  [11]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12]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
  [13]杨茂庆,孙杰远.聚焦于教育研究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析[J].教育研究,2012,(12).
  [14]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5]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