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小儿川崎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诊治疗的64例小儿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该院对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剂量做出调整,并以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  0.4g/kg,其中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1g/kg。比较两种剂量作用下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所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且后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也更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疗效
  近年来,从临床接诊小儿川崎病的数量来看,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疾病主要表现出发热、结膜充血、手足硬肿、红疹等症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1]。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容易引发心血管突变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加强对该疾病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实例研究的形式,探讨较大剂量和较小劑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某医院接诊治疗的64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就诊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9月。该医院在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这些幼儿时,按照采用丙种球蛋白的剂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32例,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平均年龄(5.16±1.08)岁,患儿平均病程为(5.4±0.6)天;观察组患儿32例,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5例,患儿平均年龄(5.21±1.07)岁,患儿平均病程为(5.3±0.7)天。从数据资料来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不会影响到此次统计研究结果。
  1.2治疗方法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丙种球蛋白药物外,还采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退热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进行药物搭配。而在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0.4g/kg,连续使用5天;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天1g/kg,只连续使用2天[2]。
  1.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儿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跟踪调查两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人数。以这两项数据对比来判断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信息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分析,并应用t值和方差校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不良病症消失时间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对其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发热三种症状的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儿这三种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更短,且差异较为明显。
  2.2比较两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跟踪调查两组患儿治愈后半年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人数,其中对照组患儿发生人数为12例,病变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患儿发生人数为5例,病变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患儿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较为明显。
  3讨论
  从当前对小儿川崎病的了解情况来看,该疾病的诱发病因尚不能明确,但多数人认为与病原体感染有着较大的关联,小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弱,在遭受病原体感染之后,较容易引起免疫紊乱的情况,进而使得小儿川崎病的发病概率增大[3]。小儿川崎病从临床病症来看,主要表现出发热、手足硬肿、红疹等不良情况,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炎症消退之后,较容易出现血管内膜增厚的情况,由此造成患儿的冠脉变窄,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引起患儿猝死。因此,小儿川崎病在治疗痊愈出院之后,还需在后期注意对病情进行复查,通过B超检查患儿冠状动脉变化情况,并根据对应情况采取药物治疗[4]。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各种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半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儿。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更好,这也说明采用丙种球蛋白剂量每天1g/kg,连续使用2天,有助于提升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所取得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且后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也更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增大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后,应适当减少使用天数,以避免药物出现过量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冬娥,周瑞,陈名武.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19(06):944-946.
  [2]李博,郝京霞,王华,陈敬师,齐焕军,张会敏,张英谦.甲泼尼龙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03):79-82.
  [3]黄咏梅.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2):61-62.
  [4]吴文鹏,姚小飞.小儿川崎病采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的对比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9):6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2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