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已经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总目标写入了新课程标准。如何将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意识 因材施教
1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广泛,分不同层次。我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信息道德则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它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喜忧参半。由于信息技术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这个学科的关注程度在逐渐的提高,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它始终不是一门升学考试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制约。
(1)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班上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然而也有个别的学生以前从没接触电脑。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可想而知是会给教学带来些什么样的困难。
(2)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要想在这些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3)信息技术课教材的设计问题,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这种被称为“零起点”的教材一律从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讲起,忽略了学生初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就会造成知识的重复学习和学生的厌恶情绪,给教育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
3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1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操作中再认识理论
中学信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
3.2在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
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教、学、研、做”合一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得到系統的培养。
3.3坚持分类原则、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爱好分组,让学们完成基础知识后能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懂的再向教师提问。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尽力分别对待,对于优秀学生作品及行为,教师做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层次,对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以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
3.4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应该先进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时,应把信息技术定位成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工具,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的现实意义。要求教师具有超前意识,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的操作环境,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流行的、最新的应用软件或小程序,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综合运用方法。
3.5不墨守成规,对学生宽严有度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互联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电脑游戏作为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喜欢的东西,教师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要对不同游戏区别对待,对健康的益智类或策略游戏,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游戏;而对于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学生的成人游戏,则明确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态度:“绝对不行”。
总之,信息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学在各学科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这一崭新而有旺盛生命力的科学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课堂,到今天教育工作者打算把它接纳进高考的大门,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志伟.“伦理”和“道德”辨析[J].长江论坛,2009.
[2] 杨丽.2000年以来国内信息素质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06).
[3] 张东,吴贺新,张德.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1).
[4] 李冬梅.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