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重视起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为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助力。信息技术是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融入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叙述。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
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三个主要板块。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一味让学生进行模仿、重复练习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需求,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用满足高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培养,落实新课改精神。
一、重视信息文化背景的引入
很多时候,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教师会重视学生对“技术”的获得,却忽视了“信息”的背景输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进行操作,却不清楚一些重要的关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信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意义在于奠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算法与编程”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普及更多的计算机语言知识,如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基本熟悉C语言、C++、JAVA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现如今各种不同汇编语言的使用状况,如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语言的使用排行,等等。这样通过丰富的信息文化文化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素养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二、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倾向于让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给出的步骤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即可,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却限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结合时代的特色,我们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学习了“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这一节内容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网页设计大赛”,学生可以自己为一组,也可以和他人一起组成小组,然后通过意见的采集以及资料的调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制作成网页,在活动总结阶段向班上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如动漫、歌曲、电视剧、戏曲等展开作品制作,学生的参与欲望更加浓厚,有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素养。
三、增强多学科的交互融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手段,最终的教学目的是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要鼓励多学科融合式的教学,展示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特征。
比如,在学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最近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这个问题很容易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困难,有的说“历史上的知识点太多了,记不住”,有的说“高中数学太难学了”…接下来,我就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并现场利用网络展开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调查,并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表达,在网上查到的这些信息有助于你的问题解决吗?如此,就将其它其它学科的内容带入到了信息技术课程里,并引起了学生的深思,有助于深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高中阶段是最容易出现学生知识与技能分层的一个教学阶段,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针对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素养上表现出的不同层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在教學中表达出不同的意见以及出现的问题,树立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与勇气,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展开差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难度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满足,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益。只有教师关注了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性,我们才能正确地展开教学,更好地落实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求,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转变好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好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广德,黄荣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课标的考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
[2]郭志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4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