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各个领域的事业都趋于完善。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各大行业造成严重冲击。例如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上,使思政教育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渗透。但冲击往往伴随机遇一并而至,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进而形成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满足当今时代要求,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针对于此,本文详细探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并研究当今时代,各大高校在互联网的带领下,如何开辟一条全新的蹊径。旨在于促进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互联网 教育工作 技术指导
我国对各大高校建设,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如今,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都包含互联网+的内容,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各大高校学生能够稳定成长,这是互联网新的动态。在这种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融入学生内在生活,寻找该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作为各种思想交融的平台,高校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互联网的内容,打造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新平台,不断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寻找高校思政教育新出路。针对于此,下文将详细阐述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1“互联网+”积极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个层面的信息。高校教育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们随时沟通与互动,根据事先设定的主题,双方畅所欲言,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教育效果,从道德行为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正面的引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创新与竞争逐渐走进人们视野,这恰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显著,信息量大、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等等,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使高校内的教育工作人员可以把握好教育时间、地点,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干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积攒问题,及时解决。
2“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方案
2.1利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活跃思想阵地
高校思政工作通过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为思政教育人员设立教育文库,为广大学生提供教育理论成果,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顾虑,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政治角度。互联网+思政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使老师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来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入互联网因素,在高校教育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不断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除此之外,运用好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搭建基地,指导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培训互联网+思政新领袖,来传递信息,无论开展任何思政教育活动,都要以互联网+为出发点。
2.2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提升媒介素养
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不要被以往的旧观念所羁绊。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处理能力。而高校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构建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更新教育人员的知识。 比如,各大高校可以学习引进来、走出去的新形式,组织校内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参观各大高校,并学习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学成回来应用到思政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为思政理论知识提供技术基础,同时让广大思政教师多学习外面优秀的教学成果,吸收丰富的教学经验,致力于革新思政教学。除此之外,要定期安排讲座,让能力强的前辈为我们传递经验。
2.3构建健全的校园网络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高校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不能让互联网的负面作用发挥出来,要极大程度发挥出其积极、正面的作用。我国在互联网领域有明确的法律文献,其中明确规定一些制度。防止学生观看不健康的信息,同时设置网络法制课堂,请著名法制部门的工作者来学校进行培训、讲座。
除此之外,高校要控制好校园网的各个接入方,建立一支素质较强的思政教育监管团队,思政教育工作者用心理咨询谈话法与学生进行交谈。购买防火墙等过滤系统,完善学校主流网页的建设,配备专门的思政老师,定期对网页实施维护。
3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与研究可知,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正面的看待互联网+技术,认真分析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理性、科学性,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学生们,都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祖国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桂伟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
[2] 翁婉.“互聯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