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古曲《关雎》韵味及情感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将《关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词曲创作背景的分析解读,探寻古曲《关雎》在“水韵”的背景下,展现出生动的人物美、崇高的爱情美和其创造的艺术价值。古曲《关雎》采用了我国民族五声调式,同时学习引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手法和独到的音乐语言创作而成。本文旨在分析古曲《关雎》演唱中技巧的处理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从而为歌曲更成功的演绎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音乐旋律;演唱情感;演唱技巧;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词曲背景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关雎》是《诗经.国风》中的首篇,也称得上是开篇名义之作。《关雎》选自当时江汉流域一带的民歌,古人曾评价《关雎》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的诗词写的很简练,写的是一位年轻男子追求爱慕的“淑女”,古代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很含蓄的,这位君子并没有对这位淑女采用大胆、热烈的求爱方法,而是通过“琴瑟”“钟鼓”这些高雅乐器进行表白,整首古曲充满了真挚、纯洁的感情。
  二、《关雎》的艺术分析
  (一)浅谈古曲《关雎》中的意蕴以及“水韵”意味
  《关雎》一诗起初的意象有雎鸠的叫声、黄河、女子的身影,但这几个意象引发了男子的思慕之情,属于触景生情。首先,风景是十分动人的。在壮美的黄河中,有一個美丽的沙洲,沙洲上树木旺盛、绿草如茵,还有雎鸠悦耳的叫声,如此美好的景色,怎不令人陶醉?可这还远远不够,更引人入胜的是,如此美景中还有一位美丽的“淑女”在悠闲地漫步,她唱着动听的歌,歌声像雎鸠的叫声一样悦耳。此时此景,怎能不令人陶醉呢?其实,《 关雎》对于“淑女”出场的刻画,属于艺术手法上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刻画,作者在刻画该环境中的人物时,使“君子”不自觉地触景生情,产生了对“淑女”的爱慕之意。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浑然天成,如芙蓉出水、清新脱俗。
  《关雎》的歌词通常来说,往往被理解为字面意思,即有位“君子”追求一位“淑女”,歌词表达了他对这位美好的女子真挚的恋慕与倾诉,歌颂的正是周人所重视的男女、夫妇之情,后面所出现的“琴瑟好合”正是周代人民以及后世人民对爱情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古琴曲中最有名的有《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广陵散》等。
  (二)歌词内容的分析
  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告诉我们,这位美好的女主人公在黄河边悠闲地走着,唱着悦耳的歌,声音甜美动人,就像雎鸠叫声一样好听,于是引起了男主人公的爱慕之情。对于”关关“的解释,有的说是“雌雄鸟的和鸣声”,有的说是“鸟叫声”,还有说是“鱼鹰的叫声”,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并未理解诗词的本意。开头两句有“起兴”的作用,其中前一句话是喻体,后者是本体。用鸟叫声来衬托女子的美丽动人。那么,既然是描写美丽动人的女子,为何要用鸟叫声来衬托呢?因为鸟叫声是优美的,加之在河中一个洲上,只能听得见声音,既幽美又神秘。而这位“淑女”美丽端庄,追求者便想象她定然会有一副动人的歌喉,这样创造了一个幽美神秘的意境,从而也衬托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和不可捉摸。对于这样的女子,定然会引起男子的爱慕,心生追求之意。
  三、《关雎》的演唱处理
  (一)《关雎》的演唱技巧
  1.气氛的烘托与歌词演唱时的咬字处理
  古曲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虽然是以强拍起头,但加了一个弱起记号“p”,所以,在此处应该以弱起歌唱,不能有很大的起伏,因为古人对爱恋的情感的表达是很含蓄的,没有现代人这么夸张、热情奔放,所以,演唱时要委婉,在气息里面起,但同时后背要立住,胸腔打开,上颚打开,在前奏结束时提前吸好气,而且第一个“关”要正确归韵,一定要归到言前辙“an”上,发声位置就像全身打哈欠时使劲往上走的感觉,甚至可以把声音多归一些到鼻腔,使声音处于一个比较浑厚的状态。其实,不止是这两个字,整个A段都需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演唱。因为古人对情感的表达很含蓄委婉,所以演唱时声音起伏一定是很平的,不能是大起大落的,要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或者诗人。接下来的“窈窕淑女”中窈窕后面的空拍既要体现出来但又不能和“淑女”完全断开,所以唱“窕”字时要渐弱,偷换一口气唱“淑女”,要做到声断情不断,心中想象着“淑女”的美好画面,通过几个音符稳定的上下跳进把“窈窕淑女”婀娜多姿的身体线条通过歌唱表现出来。在演唱“君子好逑”时要注意“好”字,“好”比其他音更长且它是由含一个八度的切分音所组成,演唱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连接,不能断开唱,把握好气息,否则就没有了“好”字的韵味,目的是为了深化男子的爱慕之情。因此,这里的八度大跳不能唱的起伏太大,古曲中这样唱会显得突兀,好字要保持一个位置唱,一定要在找准支撑点之后,同时往后咽壁处控制的吸着唱。
  2.处理好歌曲高潮部分
  接下来是全曲的高潮,以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结合为主,整体的旋律走向与字音、语调的走向和语意的突出点相同。唱高潮的时候要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古曲创设的意境中,这首古曲的诗词创作的时间在离我们十分遥远的周代,那时人表达感情是很含蓄的,在心里暗暗的思慕心爱的人,因为太想念,所以想象着自己如何去追求她,用各种方式想要捕获芳心。这首古曲很静,但是在静中流淌着一种情感,最后在高潮中得以宣泄。c句和c1句的力度分别是强和很强,由此可见这个地方需要很强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唱者特别兴奋激动,但又不能太突兀的突然冒出来,不能用嗓子喊,要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把声音唱到位,特别要注意不能用嗓子喊,嗓子保持放松,嘴唇不能用力,准备工作都做好以后,再气沉丹田,用气息做支撑,瞬间把音唱到位。
  3.演唱再现段时立足歌词,准确表达古曲的情感和词意
  最后,演唱“窈窕淑女”时要以一种叹息的语气,“女”字的音长要把握准确,并和后面的空拍配合好,还是要注意音断情不断,“钟鼓乐之”中如果感到气息不够用只能在“乐”和“之”中间换气,这样使得情绪和声音更连贯,最后再加上“之”字短暂但令人回味无穷的颤音,同音重复7拍后结束B段,为接下来再现段的回归衔接做铺垫。
  (二)情感的重要性
  歌曲表达能够深入人心往往与歌唱中的情感表达密不可分,在音乐世界中,民族声乐演唱有着独特的魅力,一首完美的作品不仅需要歌者有好的音色,还需要能将情感融入其中,达到水乳交融,声情并茂的境地,使听众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意境,享受一场听觉盛宴。《关雎》属于古曲范畴,它的演唱方式和艺术歌曲、地方民歌等现代现代歌曲的演唱方式和方法也有很多不同,古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的、委婉的,现代许多歌颂爱情的歌是热情的、豪放的,古人和现代人的求爱方式也不同。但不论什么样的歌曲类型,要想完美地演绎出来都离不开情感和歌唱二者的有机统一。
  五、小结
  这首古曲《关雎》将古人含蓄克制的爱表现得恰到好处,虽然特别喜爱这位“淑女”,可是这位“君子”却不敢逾越半步,所以把这份爱深藏心底,在远处慢慢欣赏。在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关雎》这首古曲中蕴含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那种雅致的韵律感和新型的民歌创作方式,比如句与句之间那种下行的语调,“水韵”的表意性功能以及古诗词与旋律密切结合的手法。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赵雅楠.浅析艺术歌曲《关雎》管窥其多元化创作技法[J].明日风尚,2017.
  [3][1]李亚希.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之“水韵”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104-106,113.
  作者简介:李菁菁(1996—),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在读硕士,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音乐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