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从德育干部角度出发,结合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探讨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路,整合资源,将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德育;心灵;点滴尝试;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166-01
  在这个物欲横流急躁千金的新时代,德育应从娃娃抓起。小学高年级(9-12岁)这个阶段正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学生今后建立健全人格、确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小学高年级学生德育中的点滴尝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针对如何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进行了探究。
  1.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已经有了独立意识,比如有些学生开始“追星”、有的则容易被消极颓废的事物所影响。同时高年级学生面临着毕业考试的压力,他们的情绪情感日益丰富,有的出现片面、草率的冲动,还有的固执己见,虽然存在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抗干扰能力,但是自觉性仍处于较低水平,自信心发展不均衡。如果教师德育引导恰当,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感、美感方面也会比以往强烈、深刻和丰富。
  2.走进生活,开展校园德育
  学校是学生具备自我意识后的第二课堂,传授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等,这些都很直观地说明了学校教育对建立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性,因此德育发展要求重视学校德育。
  (1)言传身教,唤醒心灵
  小学教育中,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的代表,而就更深层面来讲,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会很大程度地渗入学生的潜意识中,对学生的德行产生很大影响。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合一,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我都会主动与学生问好,要学生保护环境我在校园内则会带头捡垃圾。此外,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我会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高年级的学生谈心,学生们在心理室里感觉来到了自己的家里,愿意把学校中发生的事与我交流,而我也为他们保守秘密,鼓励他们遇事不退缩,积极乐观面对一切,我相信在这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中,德育活动也会进行的更顺利。
  (2)创新活动,认识自我
  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与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异曲同工之处,其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传播途径,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的传授。例如在校园内部选择学校德育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料——名人名言、千字文等精美图文资料,让学生身处德的环境中,感受德的氛围,完善学生道德认知;学校也定期举办不同的德育主题活动,如“我和妈妈的故事”、“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活动,每次活动的照片及视频我也会让班主任传到班级微博中,学生在新闻中感受强烈的自豪感,帮助德育的进一步内化。
  3.整合资源,优化家庭德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结合周边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有深远影响。但我们不难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有的不愿与父母交流,甚至离家出走等,其实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父母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等都会在无形中渗入学生幼小的心灵,所以学生德育的发展缺不了家庭。
  (1)沙龙改变家庭教育
  我们学校的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一般。如果对家长开展讲座活动,很多家长都没办法吸收知识,更觉得专家是高高在上的人,不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校针对这个特点,每学期特开展不同主题的家长沙龙活动,由班主任领头学习相应的文章,然后再集中到沙龙中分享困惑与经验,最后老师再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长开展相应的教育,如:教给孩子社交技能、让他们合理处理社交冲突,建立人际交往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等。改变枯燥的教育,如引导学生一样帮助家长认识自己教育的缺失,重拾对教育的信心,共同构建和谐家庭。
  (2)活动改变亲子关系
  高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给父母(孩子)写一封信”“课堂开放日”“六年级毕业礼”等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言传身教,发挥家庭教育的整体优化作用。
  總而言之,小学德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各方资源,将智育与德育巧妙结合,让德育教学生活化,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著.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下旬,201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35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