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PPP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基建PPP项目管理模式,是高校为了完善其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校企之间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从而形成伙伴式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签署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合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达到比预期更为双赢的结果。当前,高校基建PPP项目的发展症结主要集中在如何统筹运用高校自筹资金、受赠资金和中央财政专项修购资金,有序推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以促进高校基建PPP项目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基建;PPP项目;管理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2.20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建PPP项目管理模式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限制因素,造成部分高校的PPP项目管理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为了使PPP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基建事业,2017年起,国家有关经济部门连续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引导和规范PPP项目的政策文件,其范围之广、频率之密、力度之大,是近些年来所罕见的,这既反应出国家对当前高校PPP项目存在问题的关注,也展现了决策层旨在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建PPP管理模式的信心和决心。
2 建立符合基本国情的PPP项目模式
从2014年至今,PPP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各高校的基建融资投资与新校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在西方欧美等高校,PPP项目主要依靠的是法制化和市场化,其中尤以英国高校PPP项目管理最为完善。英国高等院校主要运用PPP模式进行融资和管理,加之社会资源市场化、国家法制化程度很高,因此推行起来较为容易。然而国内高校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高校的境况则完全不同,受体制与机制的限制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改良国外高校的PPP项目模式。这样,使高校PPP项目模式不仅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助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3 高校基建PPP项目资金风险管控要点
基建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全面识别校方承诺的所有支付责任。而校方应该基于当前已经识别出的资金风险,主要包括工程直接费的垫付与补贴、不可避免风险费的承担、必须配套设施设备的投入等,估算自身支付责任,并从目前学校的运维水平、财力状况、整体负债所能承担的最大风险力度,评判校企双方的履约能力。
在这一时期,高校要对自身的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论证,也要对建设项目是否物有所值进行评价,将一些风险适度的转移给施工方,将项目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发生可能导致的后果降到最低水平、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若未能在前期准备阶段全面测算高校所能承受的债务水平,将会严重影响到项目的决策,进而影响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校方履约支付能力,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财政支付风险。
另外,校企双方还需严格审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把合同约定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方案两相评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会发生重大变更进行预判,避免因改变配套投入、调整付款方案和风险规避不善等原因致使校企双方承诺变动,并影响各方的履约责任。与此同时,高校应将基建PPP项目的支付情况纳入年度预算进行有效管理、跨年度支付工作要纳入学校中远期财政规划,约束高校在基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行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应全程监管高校的承诺和支付行为,并对PPP项目的建设进程和资金运用进行跟踪,利于管控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预算安排,此项措施也能有效预警财政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4 抓住关键提质增效
高校基建PPP项目融资平台的转型、改善管理方式方法提质增效、妥善处理高校支付债务规避风险、项目竣工运营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谈到了融资平台转型问题。高校基建项目融资平台的转型必须坚持“不营利,不越位,不挤出”的三不原则。落实起来,就是公益服务不营利,保障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融资、筹资、投资范围不越位,严格资金预算管理;尊重民间资本投资的特殊主体地位,不排斥、不挤出,大力引导校友捐赠资本和民间资本深度参与高校基建PPP项目,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民间资本的管理经验和比较优势,强化吸引民间资本加大对高校投入。
针对规避高校支付债务风险和建设运营一体化的问题,回归到PPP项目的流程上,必须重视PPP项目的预算管理,要着力于项目支出的合理性与预算分配的平衡性来把控PPP项目。预算管理要从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入手,优化顶层设计;要从校企产教一体、要素整合入手,全过程进行预算管理。避免出现“项目只看项目,财务只看财务”的怪圈。打造良性发展的高校基建PPP项目生态链,运用新产业、新动能、新科技来支持基建项目的运维管理。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预算管理才能实现全覆盖、全掌控、全分析、全落实,如此高校基建PPP项目的提质增效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5 结语
随着“2018年中国PPP项目投资论坛”的举办。意在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中“提质增效”的目标,紧紧围绕高校基建PPP项目深化的资金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一些高校基建管理人士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目前,国内各就高校如何高效的运用PPP项目管理模式,定期汇聚全国PPP项目管理平台专业人士和优质社会资源,以服务高校建设发展为己任,围绕PPP项目校方领域的顶层设计、产教结合、资金管理创新等开展实质性探讨和应用,相信在未来,PPP项目模式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沙骥.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2]王卓甫.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彭桃花,赖国锦.PPP模式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 2004(47):11-13.
[4]刘新平,王守清.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建筑经济,2006(280):59-63.
[5]陈敬武,袁志学,黄耕,李雅.PPP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35(05):46-50.
作者简介:彭科(1991-),男,四川成都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基建管理、民航专业工程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9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