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改革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运动生物化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对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设立学生助教岗位、全面开放实验室等措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学习。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07(a)-0001-02
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作为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运动生物化学实验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验证,同时也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掌握运动人体变化的生物学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机能状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落实好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3]。通过对以往运动生物化学实践课程和总结,发现课程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分析这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课程教学现状
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是高校体育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的组成,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以及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等,学会使用运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运动人体机能进行科学评定。实践发现,课程中仅仅采用单纯理论讲授的效果并不好,而若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学习将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相关的配套实验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对教学和考核方式改进的地方,如教学体系死板、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全面;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4],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涉及的比较少,甚至有的学校未曾涉及。为了解决以往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相关的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本文将从实验教学和考核两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
1.1 教学体系传统
1.1.1 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对教师所授内容的重复,存在老师讲,学生照做,过程相对单调乏味,这个过程中缺乏了学生的主动性,更不要说积极思考了。学生仅仅学会了简单的仪器操作,或者是简单的指标测试,很多学生上完课之后仍然不清楚进行该实验的目的,就更不要说对实验的灵活运用了。这种填鸭式的学习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1.1.2 实验内容设置陈旧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相对落后,只能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实验,比如血红蛋白的测定、安静时血乳酸的测定、尿常规检查等。学生接触不到运动热点和实际的科学问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在课时的设定上,一般都是两个学时,有的实验可能并不需要两个课时即可完成,单调的验证型实验内容操作完成后,由于学生本身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便会觉得无所事事,提出提前下课的请求;而有的实验根本无法在两个学时内完成,必须占用学生和老师的课外时间或者必须提前终止实验。这种呆板的设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1.2 实验考核形式单一
1.2.1 单纯将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
往往在对学生实验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中,仅仅涵盖了考勤和实验报告。简单对考勤的考核忽略了实验准备在一个完整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有的同学不注意实验前的准备,甚至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常常在实验中出现错误的操作,如测血红蛋白的时候,用力挤压手指,组织液被挤出,使测试结果不准确。对实验报告的评分缺乏客观性精准性。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操作,导致有的学生逃课或者操作不认真,实验报告相互抄袭,老师单纯从实验报告很难看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难划分等级,评分优劣,以至于学生实验课成绩多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客观依据。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既不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也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学生,更不能激励积极认真做实验的同学。
1.2.2 期末考试单一
通常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考试是以抽签的方式进行,即让学生从几个实验中抽取一个,再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这种方式存在偶然性,可能出现有的同学刚好抽到自己并不熟悉的实验以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很多学习不认真的同学并未想通过平时多加练习或者上课认真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成绩,而是想着通过运气来蒙混过关。这样显然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能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
2 改进措施
2.1 教学体系的改革
2.1.1 增加实验课课时
运动生物化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的课程,应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5],科学地进行讲与练的协同配合。高等院校的学生至少要安排理论课1/4的课时来组织实验教学。
2.1.2 设立学生助教岗位 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常常是专任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教学,但是在大多数高校,却只有一位专任教师进行实验的讲解及课堂上的操作辅导,在有限的课堂里,仅一位老师往往不能对全班所有同学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解答。为此建议设立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课学生助理岗位,由高年级的学生自愿参与,不仅能够协助教学老师顺利地开展实验,在课上及课下对学生进行充分和必要的辅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又能够培养高年级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运用能力。
2.1.3 更新完善设备以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许多实验室存在实验仪器老化、陈旧,甚至缺失的现象,跟不上体育科学发展的步伐,建议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完善更新实验仪器,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效果。
2.1.4 开放实验室
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同时可以将本科生带入科研中,若实验室有相应的科研队伍或者有科研项目,可以增加本科生的参与度。既满足了学生对实验场地和设备的需求,又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也可以将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健身中心和康复理疗师联合使用,为健身、理疗的学生提供机能测试。
2.1.5 举办实验室文化节
可以由学校或者学院定期组织实验室文化节,由高年级的学生为其他学院的同学服务做相关机能测试,在机能测试与讲解分析中,不仅可以增进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认知。
2.2 考核方式的改革
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考核及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弱化形式化的实验报告比重,强化实验过程和实际参与度比重,注重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的能力。
2.2.1 实验准备的考核
每次实验课前抽取一部分同学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试剂等。在准备之前学生需要先熟悉实验过程,达到了对实验进行预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本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20%。
2.2.2 实验操作、报告及结果的考核
本部分需要学生熟悉实验内容,对实验常规进行梳理,记录并总结分析实验结果,重点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流程,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及讨论的能力,包括对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总结。若能够通过分析提出实验的改进措施,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加分。本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50%。
2.2.3 实验态度的考核
包括实验课的出勤、卫生及是否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等。将出勤、卫生及实验素养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使其能按时参与实验,同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10%。
2.2.4 期末测评
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根据实验室条件,自主设计实验,并且进行实际操作。教师采取现场计分的形式进行巡视辅导。打分内容包括: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验室安全规则。本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20%。
3 结语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因为其应用型较强,实践证明通过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验课课时、设立学生助理岗位、增加开放实验室等,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激发了學生的创新创造力;同时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大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在未来的道路上,仍然需要探索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提高创新创造的能力,并为胜任以后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爱国.高校运动生物化学考试改革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26):76.
[2] 张宗国.我国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106-109.
[3] 武高辉,杨韬.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21-23.
[4] 李芳成.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开放实验的探索[J].体育大视野,2016,22(6):148-151.
[5] 李丽.高等院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4):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4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