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为了充分满足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242-02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鲜明特点的课程,是初中学生学习和接触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经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学习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行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信息社会公民成长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信息化技术不断被普及和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对人们的信息素养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于此,加强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成为当前初中教育工作的重点。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求规定,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技术是充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际教学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在应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道德规范。
(二)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和学科特点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傳播内容更加广泛,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良信息,这些都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在传授正确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分辨能力,加强对于信息的保护意识。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点普遍在教室进行,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该融合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对机房产生破坏的行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导,给学生讲明事情的严重性,使学生能够从根本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上课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例如在机房内不能乱扔杂物,保持教室的卫生,正确进行计算机操作,合理使用键盘等。简单来说,就是要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后续课程的展开和进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应该以同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学生更加信服,增强对于课堂规定的依从性,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加强德育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并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有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尽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的知识进行教学,结合实际课本内容确立明确的主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道德可以概括为网络道德。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点是使学生对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网络的消极作用。例如网络信息垃圾等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要求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性,正确看待网络垃圾,禁止不文明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学生推荐优质、安全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不仅是课程内容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保证融合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慧,刘婷婷,潘新宏.润物细无声——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07):163-164.
[2]周峰,张玉燕,邵雨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7(06):80-81.
[3]马琰,高凯歌.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650-660.
作者简介:
朱国新(1978.11-),男,汉族 ,江苏太仓人,副校长,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