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是开启化学高效课堂的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课能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的目标。文章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微课教学,从提高课堂氛围、落实知识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微课教学;课堂氛围;实验操作能力;学科素养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微课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省时、高效、针对性强的优点,还可以反复观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微课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熟知和喜爱。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追求,因为在高效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下面本文结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新闻视频微课导入,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利用生活中的趣味化学、与化学有关的新闻、化学实验等微课引入,创设活泼有趣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发现精彩的化学世界。
  笔者用自来水厂的氯气泄露新闻导入新课,微课视频中播放了氯气泄露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排查泄露原因,并喷洒稀氨水对已经泄漏到空气中的氯气进行稀释。在播放完这个视频后我对学生提出问题,“从刚才这则新闻中你可以获取氯气的哪些性质”,学生回答氯气有毒,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可溶于水与氨水反应等。再举例生活中的食盐氯化钠、漂白水、消毒液等“日常生活中的氯”,从生活事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化学来自生活,也应用和服务于生活。
  二、微课示范实验操作,学生观后模仿,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生对氯气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时候,笔者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一闻气味。由于氯气有毒,很多学生不敢闻,也不知道怎样去闻气体,这时播放微课演示正确的闻气体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告诉他们这样做是安全的。微课也可演示错误操作警示学生,如打开瓶盖鼻子直接凑上去闻,吸入过多有毒刺激性气体会剧烈咳嗽,严重情况需要就医。并讲解氯气会对人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微课展示氯气大量泄露时,人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转移至安全的地方,最好是泄露点的上风向位置。观看微课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他们在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学生自己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氛围好,学生印象就会很深刻,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着实验者的学科素养。利用微课展示正确的操作,学生观后模仿,可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展示错误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严格规范操作,做实验时不随意,养成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三、微课展示有毒、危险、耗时长的实验,落实知识教学
  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这个知识点之前,笔者引导学生从氯原子的结构上推测氯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分析得出最外层为7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预测氯气可能具有氧化性。笔者继续追问学生初中学过哪种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学生联想到非常熟悉的氧气,类比猜测出氯气的化学性质:与Na、Mg、Al、Fe、Cu等金属反应、与H2、P等非金属反应。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还得通过实验的检验和验证。由于氯气有毒,课堂上不能大量使用,如果上述猜想的多种物质与氯气反应的实验都由教师当堂演示,逸出的氯气将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笔者采用微课分别展示了钠在氯气中的燃烧、铜在氯气中的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后发生爆炸等几个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这些微课有网上直接下载的,也有自己在实验室录制的实验视频,实验步骤非常清晰,还有拉近拍摄的特写镜头。爆炸现象让学生非常兴奋,在积极热烈的情绪下学习和记忆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就在学生很想看看真实的实验现象时笔者演示了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去猜测产物是FeCl2还是FeCl3,如何设计方案来检验它,通过方案设计环节,学生可以巩固原有的知识:Fe2+与Fe3+检验方法。通过检验,产物为FeCl3。学生可以得出新知识:氯气氧化性强,能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态。
  得出结论的环节是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具体探究的经验与知识的获得和整合统一起来落实知识教学。微课还可以让一些耗时长的实验内容在课堂上得以呈现,例如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金属的腐蚀等。对于中学实验室能够开设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手操作或是教师亲自演示,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形成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若一味地使用微课代替,则可能适得其反。
  四、录制学生分组实验的微课,课堂播放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目标。对于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完善自身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但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教师给以指导或是纠错答疑课堂效果甚微,还是会有很多同学出现同类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拿起摄像机(或手机)录下学生分组实验的典型问题或是典型错误的微课,等同学们实验结束时当堂播放,大家一起探讨,思维碰撞,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笔者在本节课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先猜测氯水的成分可能有哪些,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通过集体讨论,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1)观察新制的氯水
  (2)取少量新制氯水于试管,滴加几滴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3)在蓝色石蕊试纸中央滴1滴盐酸
  (4)在蓝色石蕊试纸中央滴1滴新制氯水
  (5)向红纸滴几滴新制氯水
  (6)将干燥的红纸放到干燥的氯气中
  提出猜想和检验猜想是最具有分析性的认知活动,因为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笔者录制的这段学生分组实验的微课中,大家一起分析探讨发现和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基本操作的纠正,如胶头滴管的使用、试纸的使用。②与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问题,如何高效高质地完成实验探究。③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是与预期现象不符,怎样查找原因如何纠错。在本实验中有一组学生将干燥的红纸放到干燥的氯气中时,却发现红纸的一角稍有褪色,而其他组都没有这个问题。组员通过自己反思,认为是湿手拿红纸导致红纸一角湿润,所以出现褪色现象。学生观看自己的分组实验微课,能够更好地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养成良好实验习惯。这6个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促使学生积极融入、主动研究、自主获取知识,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科学创新的灵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素养。
  此外,微课还非常适合展示化学微观世界,例如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断键成键方式等。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难以通过语言描述,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精选课后习题,录制好习题讲解微课,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或是发到网站、班群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查看相关的微课,可以自主选择,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学习,起到很好的答疑解惑的效果。
  五、结语
  微课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學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的目标。但微课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也不能替代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微课,能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勤.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4).
  [2]高文科,庞静.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与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4).
  [3]罗荣.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8).
  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学习者角度的高中化学微课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2016C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贺春芳(1984—),女,广东广州人,中学化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化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