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更新带来教育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变抽象为形象,在拓宽时空、提高教学质量、突破重点和难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情境
  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上《和田的维吾尔人》时,我在课前播放了《我们新疆好地方》的MV,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文本,自主地学习课文,挖掘课文。同时在讲到维吾尔人的歌舞从来不受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时,我穿插了维吾尔人在多个地方、多种情况下跳舞的视频,视频中他们享受的神情,优美的舞姿,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维吾尔人的能歌善舞。
  二、进一步拓宽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空间,给学生舞台,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师生交流不仅更加快捷方便,而且交流方式、内容多样,可以实现情感沟通和资源共享。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范文不断加以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沟通和心灵交流。同时,利用“希沃”、小度Wi-Fi将学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小作者自己读自己的作文,有了直观地展现,加上朗读情感,其他学生能更快速并准确地找到该作文的优缺点,并指出。小作者在朗读中也锻炼了自信,增强了朗诵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课堂时空的广度和深度,扩大课堂的容量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代表着中国的软实力,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在学习古代诗歌、部分简单文言文、现代诗歌以及革命事迹的文章时,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时深感困难。
  如《灯光》一文,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入文本之前,我为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资料,大量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体会革命者的奉献精神。而默默无闻的战士他的心愿就是能让未来的孩子在灯光下看书学习,此时,我出示了没有灯光时,孩子们心惊胆战、争分夺秒地看书以及有了灯光以后看书时的幸福的笑脸的图片,两者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灯光”不仅仅是学习所需,更象征着幸福安定的生活。“灯光”是革命者的信念和前进的方向。
  四、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静态呆板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势,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靜为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使学生进入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月光曲》时,我在课前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闭上眼,听着音乐想象画面。当琴声结束,每个人脑海中都浮现了不同的画面,我带着他们的画面再进入文本,去体会贝多芬的善良,体会兄妹对生活的热爱。在学习《中华少年》时,我播放了《少年中国说》《恰同学少年》的演讲,从铿锵有力的朗诵中,激发了学生爱国的热情,再进入《中华少年》的文本,带着激情,他们的朗诵更加有力量,爱国之情更加浓烈。
  五、通过网络,使语文课走出文本,走进校园、融进生活、走向社会
  语文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交流,各种文案,各种视频、广告、新闻都需要用到语文。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多媒体的影响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借助多媒体自学,同时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陈燕琼.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08(Z1).
  [2]刘智越,丁敏,郑洁.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才智,2017(36).
  作者简介:常凤华(1965—),男,甘肃陇西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