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资本为导向的新型国有资本监督考核体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标志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一次理念上的重要变革,是国企改革在理论创新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当前,政府如果要理顺与市场中各类主体的关系,就有必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关系的分离,摆脱连带。政府在处理各类企业问题的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新时期,要改变国有企业“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的现状和地位,在市场中与其他类型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企分离;监督考核
一、“以管资本为主”的相关内涵
管国企向管资本的转化,不仅仅意味着国资委、国企之间的关系转化,还意味着站在企业进行细节性管理的角度上,国有企业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实现国有企业在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方面的现代化。
二、做到转变形态,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推动国有资产在形式上进行转变是管资本的前提和以及核心,也就是要让国有资本完成从实物形态的“企业”到价值形态的“资本”这一实质性的转变,以此来达到使国有资产资本化的目的,增加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和其涉及的范围,如此一来,政府还能够在此大环境下从经营国企转变为经营国资。
资本化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是使国有资产在流动性和效率性方面得到解放,更为重要的是,这将让国有资产在证券化后,政府也能处于相对超脱的角度,正视本身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灵活地促进国有经济的布局等得到进一步调整。这对于政府来说,也是对其职能范围的一种调整。此外,通过市场配置而非行政干预来实现国有资产证券化、资本化的预期效益才是改革重大意义的体现,这将有助于国有资本更快地形成“亲市场性”的特点。
1.专注效率,提高回报率
对资本的回报率及其后续发展质量上的给予更多的关注是以投资方的视角来看的,但是若从经济指标来看,就应该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净资产收益率等资本回报、盈利質量等相关数据给予更高的重视。若是再转换一个角度,即从资本载体的方向来看,企业会忽略在诸如资产的规模等方面出现的增值(与实际效益的增加不同)及其需承担的社会管理方面的责任等。与处于竞争市场的企业(资本载体)相比较,国资委将会在出现经营不善等相对棘手的问题时采用例如股权转移等一系列相应的资本手段,迫使国有企业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资本回报率和发展质量标准。
2.加强引导,控制好投向
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要得到提高就必须加快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正是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之间的区别。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控制和带动。那么,这就需要国资监管机构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等的基础上正确把控国有资本的投向,以发展关键领域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为主题,明确调整地方的国有经济布局,给予公共服务更多、更详细的关注,并且在支持科技发展创新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要确保国有资本切实投入到需要的方向,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其自身的竞争性、公共服务性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规范且引导其自身投向,不断灵活调整国有资本的布局等。
三、国资监管的基本理念及方式上的转变
1.简政放权,优化监管职能
管国企转向管资本,意味着原本国资委直接控制国企时“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将转化为“股东”与“董事会”,也就象征着国资委需要提升相关的“管理”,甚至是要做到自我革命,合理把控管理范围,使企业经营管理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国资要以法治精神构建的框架为参考,在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的时代背景下,适配国有资产管治的相关制度体系,始终使用规则、法律、程序等相关手段来对政府的权责进行平衡,详细地整理现有职权,逐层取消、保留、下放管理权责,力求进一步地简政放权,并且在完成履职清单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的调整意见。另外,也理应根据职权的梳理状况及时地改变国资委相应的机制结构及运行模式等。
2.秉持管人、管事、管资本一体化
国资委围绕“管资本为主”来对管人、管事进行二次界定,做到不仅要管住人还要管好事。
在管住人方面,围绕“管资本为主”的主题,要着重于建立并完善股权代表委派事宜的制度,要积极建立较为严谨的委托机制,确保被选派的股权代表不仅能有效地维护股东权益,还可以贯彻股东意图。这样一来,一方面使股东代表履行股东职责时必需的条件得到明确,择优选聘,保证其拥有足以支撑其行权的保证;另一方面对委托代理的管理契约条款进行增强,对受托的责任进行分工,实行任期制,严格执行任期的管理和考核方面的相关事宜。除此以外,为保证选聘的股权代表能够切实履行相关职权,还要对其在履职过程中的言行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督及考评,再根据股权代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在管好事方面,管好股东会的事宜就是国资委主要的职责。国资委要依法委派合适的董事、股东代表(或称为产权代表),并且,在股东会或股东权责范围内在董事会进行成员的考核、选任等事宜时参照国资监管机构的相关态度行使相应的监督权和决定权、对相关角色对象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等也是国资委的重要职责。
四、“以管资本为主”增强国资监管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1.推动国有资产的资本化
国有资本目前的运营方式为适应简政放权需要,由之前的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转变为国家仅对国有资本进行管理,也就是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这也是国资委的目的所在。因此,其后通过国有资产的交易增强国有资产的流动性,促进国有企业后续要进行的兼并或者重组,国有企业内部进行的股份制改造等行为,还包括对国有企业现有的产权结构加以调整以达到优化提升的目的,重新建立适应现阶段需求的企业制度。因此,股改上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效方式。国有企业股改上市所带来的益处不仅仅是加速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进程,还可以有效促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对股权进行多元化分配起辅助作用、转换现有经营机制以及再度建立适应现代需求的企业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也就是说,股改上市能够做到在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自身治理所需的各项能力。 国资委若能将上述方法进行合理充分的运用,就能够在企业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方面有效提供帮助的同时让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有所依托,在其中导入进行竞争得概念机制,保持国资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搭好平台,落实国有资本运作的市场主体
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具体实施的方案,国资委应该放在重要位置上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和推进其实施。而有关方案应该基于维稳推进、分类实施、整体规划等三大基础进程上,首先在符合相关要求、具有相关条件的监管机构中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最后形成更完整的方案。
3.推进分类监管、考核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于市场内的诸多企业中,国有企业因为有国有资本的投入而在资源配置方面与其他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略有不同。因此,国有资本要做到更好地掌握资源配置,就要先明确国有资本在面向各类型企业出资时自身的功能定位。這是根据政府对于不同资产所要求的不同的功能效益的不同需求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国资委要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进行精准的界定,首先要了解其不同功能,再来对企业的业务性质进行更为准确的区分,例如根据政策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区别来对两者进行区分,相对应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考核,借此来凸显考核的针对性和鼓励性。除此之外,国资委还应该在考核的过程当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重资本的价值形态上,这象征着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就是结合当前形势,引入更多的资本价值形态等的参考,着重对企业在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等方面的效用成果进行考核,也就是说,要对其经济增值进行审查、考评。
国有资本支持一家公司,就要承担该企业在产业投资、资本运营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责任。对于接受投资的企业来说,对于其内部流动的资金,国资委会进行更为严格的分类并对其流向进行监督,并对其增值成果进行相对应的考核。以照顾以上所提考核为目的,目前国家把国有资本进行的投资分为公益性投资以及营利性投资,其中投入营利性投资的资金再区分为两种类型――垄断性行业中的投资和竞争性行业中的投资。
依照以上分类准则,在最后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进行的监督以及考核当中,依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金最终投资区域的不同,制定有所区别的考核模式。对于公益性(进行公共服务以及生产公众产品)的部分,其考核指标中应该对其所设立公益性职能的履行的考核进行加强。在投资营利性企业的考核当中,应该把之前所定盈利指标是否达成作为考核的标准。特别是在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当中进行投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其盈利指标考核这一栏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也要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张毅.探索资本化运作路径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国航空报,2019-03-14.
2.熊图.国有企业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创新的研究.科技与创新,2019(1).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