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退休准备教育对高校临退休人员管理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临退休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该群体在身份转变过渡期出现诸多问题,如:焦虑、逆反等,对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提出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克服、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美国退休准备教育研究,结合我国高校临退休人员管理实际,提出高校临退休人员管理建议。
   [关键词]美国退休准备教育;高校;临退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05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2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背景
   中国目前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浙江为例,2015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984万,约占户籍人口的20%,预计2020年将达到1186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4%(浙江日报2016年9月28日出版,第6版),近5年将新增超过200万退,休人员。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好坏,对国家、社会的影响的日益紧密,这过程中其退休前一个阶段的安排十分关键,这个阶段的人我们一般称为临退休者群体。
   临退休者群体是指即将由“工作者”到“退休者”的一群人,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临界点,是一个特殊、敏感的群体。笔者长期在高校从事离退休管理工作,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成长发展,其教职工规模也不断增加,每年新增退休人员数量逐步提高。一直以来,高校临退休群体除了得到有限的关照性政策外,在很多方面都会存在较明显的忽视感,如何有效地完成角色转换往往更需要个人自我的修炼。而临退休期间未能很好地过渡导致其与校方造成认识上的误差,进而影响其退休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屡有发生。
   面对高校不断增加的临退休人员,研究高校临退休准备教育,更好地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实现新角色的演绎,对高校人事管理及促进老龄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二、美国临退人员准备教育分析
   退休准备教育(PreretirementEducation)也称退休前教育,是通过对临退休的在职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来稳定其职业生涯后期的胜任能力,提升其对于角色转换的心理调适能力,进一步促进其退休后的发展规划力,最终实现从工作到退休的顺利过渡。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逐渐出现,退休人员的数量快速增加,并成为当时美国政府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在通过不断的探索过程后,当时学界开始提出了退休准备教育。他们认为,在退休人员的意识中,退休金是首要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在临退休的临界环节,为了更好地适应接下去的退休生活,使得这个过程能做到更好的过渡,从而尽可能降低或者减少在过程中产生的临退休人员的焦虑、不适等情况从而更好地保持社会企业的和谐稳定美国逐步的开始推行了退休准备教育。
   20世纪40-5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刚刚结束,在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美国正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当时美国的个人财富积累,受教育程度及人员综合素质都普遍较高。而在这个阶段,美国社会恰恰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的退休制度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步增加而出现的大量临退休人员逐渐成了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一些学者开始调查并进行研究,想通过调查研究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应群体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过程中临退休人员在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更多的会产生焦虑、迷糊甚至是逆反的心理,且会产生更多综合复杂的外在体现。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临退人员群体是否和谐稳定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在当时的环境和背景下,美国政府决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退休准备教育。
   退休准备教育是即将退休的在职状态和退休进入老年群体角色顺利转换的需要。临退休者的群体在退休时一般面临着两类重要的角色转换,一是社会角色转换,二是心理转换。在美国,该群体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中起着重要作用,总结来说,他们一般物质基础和经济水平比较富有,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随着岁月的变迁,这部分人要从重要的工作者过渡到旁观者,从快节奏的一个状态到休息不在岗的状态,心理、生理是必然會产生一定的逆反现象。
   阿奇利(Atchley)提出,临退人员在面对即将退休的过程可以有七个适应阶段,分别是:前退休期、蜜月期、休息和放松期、清醒期、重新定位期、规律期、终止期。在美国,退休准备教育计划是迎接退休的一个规划方案,通过这个计划和方案,让临退休人员提前适应退休,提前准备好甚至亲自设计规划退休以后的各项事务,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一个退休前后的角色转换。
   在美国,一些规模型大企业和公司为了让临近退休的在职人员可以更好地接受退休,同时在退休后相对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制定了相关政策,最重要的就是专门实施了退休准备教育计划,可以称为是迎接退休的指导制度。通过退休准备教育,使临近退休的职工能够提前适应退休,开始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退休后生活,较好的完成角色的转变,顺利进入自己的老年生活。
   在美国,举办“退休准备”研讨会是退休准备教育计划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个活动是通过组织临近退休三到五年的年纪的人员、配偶或家属,举办一些退休准备研讨会。并根据临退休时间的不同设计对应的主题,从而通过各种指导,为一些临退人员提供专门帮助。这些主题可以涉及心理辅导、法律经济、兴趣爱好等。比如美国退休者学习协会,他们以授课的模式,通过制定退休准备教育计划来对一些即将退休的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为该群体提前熟悉适应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美国的临退休人员准备教育使得临退休人员能有效地过渡到退休阶段,更好地享受退休生活。美国的经验是,政府在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组织专家积极参与其中的调研分析。同时,各类对应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这个项目也是美国临退休人员准备教育能较好实施的重要支持。而单位根据自己情况,结合员工实际提供的个性化配合,家庭的共同积极参与最终使得政府社会团体、单位、家庭、个人等主体都能很好有效地参与结合进来,从而最好的让临退休人员实现这个特殊阶段的过渡。    三、高校临退人员管理现状分析
   从社会背景来看。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各个行业在发展的大浪潮中不断面临着各种的考验。在行业中,高等学校属于相对特殊的领域,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调研了解中发现目前临近退人员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相符,甚至從其发展轨迹中看,该行业和早期国企类似,在老龄化过程中速度趋势更明显。而这个综合背景的情况与当年美国制定临退人员相关制度前的大背景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从临退人员数量来看。以浙江省高校为例,3-5年之内退休人员基本上占教职工人数的5%-10%之间,并逐渐上浮。个别建校时间久的高校,临近人员甚至达到15%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和我国老龄化节奏比较一致,在各高校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群体。在日益强调民主办学、和谐劳动关系的当下,临退人员群体规模的不断增加,将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情。
   从临退相关政策来看。目前政府、高校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性政策。通过对浙江部分高校调查发现,目前仅在职称、考核、退休时间等有限的内容上对临退休人员进行适当的照顾。笔者从调研院校反馈来看,近几年通过党代会、教代会、座谈会等平台以提案、意见等方式提交的信息来看,希望对临近退休人员在考核免除、职称评审条件降低、工作时间减少等方面政策倾斜的呼声日益增长,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各高校能使用的办法却又不多。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我国高校从管理职责上在职人员归类到人事部门,退休人员归口为退休管理部门。而对于即将退休的群体,人事部门从管理职责上开始逐步放手,退休部门在管理职责上却尚未接手,这样就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阶段。从工作流程上对于身份认定,相关职能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但是对于工作内容的更进一步,服务的更深一层,却因为工作职责的明确反而存在着事实真空。
   从临退休人员自身来看。临退人员面临着即将到来的身份转换,一般会出现较为复杂的内心活动,焦虑、迷茫、不适应都是一些常见的反应。而这些情况目前更多的是通过自身消化、调整、伙伴帮忙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活动复杂程度的增加,互联网自媒体的影响,个体在自身身份转变之际,存在着更加难以把握的现象。对于临退休人员自身,应该像职业生涯规划一样,有意识地在临退之际,做好符合自己特定情况的安排和规划。
   四、高校临退人员管理的建议
   目前,高校对退休准备教育的讨论和研究仍然比较少,更没有进入实施阶段。这种状况与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之量、幸福指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相称。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开展临退休管理工作。
   (一)行政重视、政策配套,为临退休管理提供政策保障在临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为了能更好地实施,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政策层面制定指导性、纲领性的政策,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高校特点出台有关方案。
   以上级行政部门政策为依据,可以体现出政府对本项工作的重视,从而引导各高校积极推行本项工作,并积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临退休人员管理制度,更好地将政策落实下去,从而使临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更好地落地。
   (二)积极培育、发挥引入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
   积极引入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临退休群体中的有效经验,积极合作,设计和规划出符合自身教职工的临退计划。
   目前针对服务临退休人员的民间团体基本没有,更多的是针对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培训机构。所以,相关主管部门应考虑积极培育一批能承担临退休人员服务、培训、指导的团体机构。当下,我们可以考虑与一部分年老服务机构进行对接,为临退休人员在退休后的一些胜过提供提前帮助。
   (三)高校应提高认识,积极做好退休准备教育工作
   高校临退休群体的不断增加,能否有效合理地进行管理,是高校自身和谐劳动关系维系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之后退休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校要认真审视自身教职工群体的特性,对未来临退休人员情况进行专业梳理。积极清晰部门职责,确定临退休人员管理具体责任部门。制定临退休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从政策上对高校临退休人员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同时高校可以借助工会等群体组织,建立以临退休人群为主的教职工群体组织,合理引导,适当开展相应活动内容,为临退休人员管理提供有效补充。
   (四)引导临退人员自我调适能力,努力实现幸福夕阳
   主管部门、社会团体、高校等主体的所有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在临退休人员这个重要个体上,他们也是这项工作最终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主体。所有,临退休人员个体自身的行为在整项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创造各种氛围、文化,积极引导临退休人员对未来的自我规划、设计,提早做好临退准备。比如:通过心理辅导交流、专家座谈会、临退休人员交流会、未来方案共同设计、工作要求逐步降低、家人访问等形式引导临退休人员做好自我的调试。通过自我的不断调整,最终在临退阶段对自己的未来实现一个更加科学的规划,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夕阳。
   参考文献:
  [1] Brown R. A. Pre - retirement education[J].Nursing Times, 1973, 69 (12) :397 - 398.
  [2] West B. S. Pre - retirement education:planning the future with a new approach [J].Occupational Health & Safety, 1980, 49(5):33 - 37,41.
  [3] Chris Phillipson. Pre - Retirement Education: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J].Ageing and Society, 1981(3) :393 -413.
  [4] Stan Gilmore. The Impact of Pre - Retirement Education: A Longitudinal Evaluation[J].Ageing and Society, 1984,4(2) :237 -238.
  [5]李富田,王雪莹.关于在我国实行退休准备计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999, 6(10).
  [6]高佩华.员工退休前培训的探讨[J].中国培训, 2008, 8 (26) .
  [7]HAN Zhen - yan, TONG Xiao - jun. Consideration on Pre - retirement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China [N] .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e Administration (9th) , 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