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研究立足职业学校学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针对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展开研究。经过实践发现,学生在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方面明显改善,尤其在合作情感、冲动管理、组织领导维度优势明显。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通过率也得到提升。研究得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8-014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6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合作学习旨在借助学习活动发掘潜能,培养合作意识、精神与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能力提升。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学习方法、生活态度获得大多数人青睐。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中、小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合作学习而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合作学习研究甚少。而职业学校学生相对中小学学生,具有更成熟的心理结构与社会技能,课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而且从国家对职业教育規划与发展来看,也急需大量实践能力强、合作意识高的现代职业人。故本研究立足职业院校学生,以助产技术为例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并探讨其在课前、课中、课后及线上与线下的合作学习策略与效果,为不断优化合作学习积累经验。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基于行动发展认知结构与实践能力,并在实践基础上培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最终实现职业能力提升。在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借助专业教师的指导,围绕典型职业情境中问题,结合自身处理事物和他人合作的经验与体验,通过广泛的社会协商,创建有社会意义的创新知识,最终实现自身行动能力发展。在这过程中学生既是实践教学的行动者同时又是学习过程的研究者。故行动导向教学其本质是一种实践性学习,一种情境化学习,同时又是一种合作化学习。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以异质小组为单位,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开展相互促进式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内涵即合作与探究,前者为社会本质,在具体情境或工作任务中相互合作,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锻炼个人的交流、沟通、协作、尊重、包容等社会素养;后者为学习本质,在合作学习中带着批判性思维,在反思中激发创新灵感,从而提高个人的认知素养。故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一种情境化学习、一种实践性学习。需要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分工、合作等社会属性,在实践中探索与积累认知。
(三)行动导向教学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行动导向教学与合作学习是相互依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行动导向教学为学生建立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让学生模拟工作场景,以工作岗位、工作角色分工,开展真正意义的探究式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促使工作任务的完成,更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实施
(一)重构课程教学。助产技术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行业特殊性。故为了适应职业实际能力需求,开展行业调查及学校课程重构,将理论知识依据临床实际模块化处理,分为产前、产时与产后,并依托案例教学重现临床,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合作学习中进行人文关怀渗透。通过课程重构使学生更早接触临床,在理论学习中,加强能力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领悟精髓,提升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流程。
1.课前、课中、课后的合作学习
(1)课前:学习资料上传与课前任务单布置、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小结初稿并制作讲解与示范视频。
(2)课中:小组展示、组间评议、教师总结与补充、完成学习小结终稿。
(3)课后:组内互练、教师巡视与纠正、组间竞赛与考核。2.线上、线下的合作学习
(1)线上合作学习:教师将相关影视、咨询材料上传,借助网络平台及快捷App软件,生生、师生间开展非面对面的合作学习与互动。借助线上合作不仅缩短了师生的物理距离,更是极大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促进碎片化学习促进开放式学习,将学生从教师监控/胁迫下的内敛学习中解放出来,促进思维开放与创新。
(2)线下合作学习:借助实训仿真实验室、学生课前学习成果,生生、师生间开展面对面的合作学习,包括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不仅培养了师生间感情,更是实现精准教学,围绕学生存在问题教学及针对问题学生精准辅导。
三、研究实施效果分析
(一)研究假设。行动导向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更是改善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二)研究对象。以自愿原则,邀请43名福建省某中职学校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依托《助产技术》课程开展行动导向教学。
(三)方法。①学习小组:课前以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以学生自愿,教师微调为原则,将学生分成六个异质小组。②合作效果调查:比较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实训考核通过率及合作能力量表,在行动导向教学前、后分别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向三个维度)、合作能力(人际互助、冲动管理、情绪调控、组织领导四个维度)开展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四、结果
(一)实训考核。比较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学生在不同实训考核中的通过率,即四步触诊(97.67/88)、骨盆外测量(95.35/80)、肛查(100/96)、正常分娩(86.05/66)、会阴切开缝合(100/90)、新生儿沐浴(97.67/86)、新生儿抚触(100/90)、新生儿窒息抢救(93.02/78)。不难发现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对操作的实际掌握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学生。 (二)合作能力。借助合作能力量表,对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在实验前后分别开展调查,发现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尤其在合作情感、冲动管理、组织领导维度(P<0.001)。说明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磨合,学会交流与沟通,并在合作中发挥及锻炼个人潜在的社会能力。
五、讨论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合作效果提高
首先,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学法的集合。其不仅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模拟教学等子教学法,也包括旋转木马谈话法、卡片复习法、采访游戏法及站位法等微教学法。通过营造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借助多样化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团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一次次实战演练中不断发掘出个人潜在能力,学会在团队中生存并最终确立团队意识。当一个团队目标明确、意识坚定、分工合理,自然合作效果得到极大提高。即教学方法促进合作效果的提高。其次,行动导向教学具有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异质小组,其评价方式包括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一次高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做到积极互赖、面对面相互促进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评价。故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式决定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须是全员参与,互补互助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效能最大化,最终实现集体共赢。即运行机制促进了合作效果的提高。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
中职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行为特点及思维模式表现为:①行为的秩序性差;②行为的盲目性;③缺乏合作意识、能力与技巧;④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与触类旁通的能力。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开展始终围绕动手和练习,在行动中凝聚学生散弱的注意力,在技能练习中转移学生过剩的精力,既符合了中职学生好动的行为特点,又在动中规范教学秩序。在教学中教師通过教学节奏地掌控,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由小环节、小目标到整个工作任务完成的突破,并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帮助学生养成“树立目标、实现目标”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任务驱动是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不断进行分工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的质性改变,即从个体到合作,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的开展不仅弥补学生的学习缺陷更是顺应了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自然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冬梅.合作学习在语言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评论,2017(12):152-154.
[2]易艳明,石婷.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基础、组织模式与设计原则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57-65.
[3]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46-148.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5]李芙蓉,王斌,马红宇.大学生合作能力量表的编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6):519-522.
[6]王坦.合作学习简论[Q].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35.
[7]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1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