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生态污染问题不断严重,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在高职思政实践课中,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同时真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确认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可能性,同时提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职思政实践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8-009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4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职业技能以及高素质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思政实践课,根据国家相应的方针政策,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职思政实践课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政课就需要进一步依照着相关国家方面的规定,进一步地各类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加入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去。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下文主要就要将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地加入进高校的思政课中,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以下讨论。
   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具体重要性
   (一)是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對于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就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专业技巧方面的锻炼。不过如果要将高职院校的学生进一步地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化的接班人,就需要进一步地加强相关大学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当前,对于高职类的学生而言,由于其相关生态文明意识还没有被准确地建立,因此就会有着较多因素对其进行影响。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即使知道当前环境在不断恶化,还是会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这就会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因此进一步地加强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就需要针对其生态文明素质进行相应地培养,这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的高职类院校针对大学生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主要就有: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中还有:针对相关以及科学性的发展观念等等。这对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形成相关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较多的联系,尤其是针对形成较为良性的思想道德品质,都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虽然我国是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当前相关经济社会还在不停地向前发展,我们国家也相应地有着较多的成就。以上这些,都应该让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要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相关的把握,最终使得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符合当下的时代进行发展,所以进一步地针对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改革,就是时代的相应要求以及使命。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可能性
   科技的发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有了现实的支撑。当前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同时一些相应地现代化的技术也被逐渐使用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终就可以使得相关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更加清晰化。并且针对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就需要进一步地针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最终可以让学生在生态文明理论当中有着较为全面化的学习和认知。比如:高职类院校就可以进一步地利用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等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些视频,最终可以使得相应学生达到思政生态育人的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是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有了物质方面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实力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就使得我国就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更多地增加相关的投入。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我国教育投入的比例也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左右。
   三、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意义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高职思政课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宣传国家以及我党的大政方针,真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并且培养学生热爱国家与我党的精神,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在思政实践课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学生真正了解相关政策方针,在实践中积极履行,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规范的行为习惯。第二,有利于丰富思政实践课趣味性。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实践课中,有效丰富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第三,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其主要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当前相关的调查表明,针对一些南方的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其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相关的生态文明行为的现象出现的比较少,尤其是在针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调查时,大多数的学生认可树立相关的而生态文明观,少部分学生表示还不清楚。在针对当前地球所出现的一些生态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时,就有大约百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而大学生认为自己应当参与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百分之九十左右,不过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具体进行相关的生态文明保护的行为。所以说根据调查,大多数的高职类院校的学生仍然存在着和生态文明意识以及行为之间的脱离。因此相关的院校就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及探讨,最终将工作进行落实。    (二)为思政课的师资队伍补充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知识。因为有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开始的比较晚,这就会进一步地使得相关院校还缺乏这类课程的开设。对于大多数的思政教师来说,其主要了解的知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许多不了解。因此,在相关教师进行授课时,就需要进一步地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克服相关的问题,将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将学习变成有趣的事情,最终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
   (三)因地制宜,營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中,首先教师应明确自然生态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同时也承担着环境育人的责任。因此,在高职思政实践课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要懂得因地制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例如,在高职思政实践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开展种花种树的活动,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还可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中,有效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实现校园生态环境良好的建设,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四)积极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当前高职思政教学使用的教材中其主要教学内容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其中对于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十分缺乏,而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实践课中,应积极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生态文明教育教材指导思政实践课开展,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实践课中。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教学重点以及学生情况等综合因素,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例如,在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中包含生物多样性研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以生物多样性的主题的时间活动,真正实现思政实践课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共同发展。
   (五)开展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教师要重视思政实践课的开展,并且积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实践课中,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同时掌握思政教育的重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模拟活动、生态环境调查活动,以及生态知识调查问卷活动等。通过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思政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
   (六)加强创新教育新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软件平台,并且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开展思政实践课,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应有效加强创新教育新载体,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例如,在思政实践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开设学校官方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并且让学生轮流管理,定期在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思政实践课中,并且有效扩大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受众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的积极性,同时真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相关的高职类院校如果想要通过思政课的方式进一步地将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讲述,就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积极编制生态位文明教育教材,开展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以及加强创新教育新载体的方式开展,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课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最终才可以真正地实现贯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有效地推进当前教育的步伐,同时也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梦.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
  [2]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35(1):92-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