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大都体现出新颖、紧扣时代主题的特点,在高考作文时选用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鲜活新颖、蕴含“正能量”的社会热点素材,对于考生而言尤为重要。主要就学生如何将社会热点合理应用到考场作文进行探析,同时结合当前的写作教学模式,着重阐述笔者将社会热点融入高中写作教学、提升学生应用社会热点进行拓展写作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社会热点;合理应用;高考作文
一、高考作文命题与社会热点的关联
1.作文题目自身就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照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真题来看,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基本退出江湖,新材料作文占据主流,其中,以“社会热点”材料为主的作文题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些作文题目自身就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观照。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要求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考生对“小陈举报父亲高速路上接电话”事件的看法;还有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十二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些作文题所观照的社会热点大多都是我们当下的社会事件,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考生如果对这些热点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体悟,写出立意较为深刻的作文就相对容易了。
2.命题者希望考生了解社会热点事件
高考作文除了题目自身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命题者还希望考生了解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事件。2018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世纪宝宝的中国梦”,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这就要求考生了解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精准扶贫、信息网络、小康社会等社会热点,将个人的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去。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要求考生“在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考生只有做到了解把握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变迁,清楚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将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写出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作文来。
二、学生作文与社会热点关联的意义
1.激发写作兴趣
高考作文非常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这既是新时代对学生写作素养的要求,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而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害怕写作,逃避写作甚至反感写作。如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将作文与社会热点关联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关注的社会热点,表达自己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将让一部分学生把写作当成自己情绪释放的过程,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学生的写作欲望将会被激发,写作兴趣将会得到提升。
2.提升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非常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围绕社会现实生活,对所给作文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既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又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不到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将会受到限制。如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看多热点、积累素材,做到作文与社会热点的有机关联,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更好的高考作文。
3.拉近读者距离
考生在行文中选取能够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社会正能量的素材,让整篇文章能够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感。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样的作文可以让阅卷老师读起来真切,从而获得高分。从社会影响来看,这样的优秀作文能够起到极为正向的社会导向。以2018年广东高考优秀等作文《追梦之光,代代传承》为例,文章列举了很多国家大事件,例如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但是同年汶川大地震让举国悲恸;2013年我们发射了天宫一号,我们党开始了精准扶贫的攻坚之路,我们正式开始追求我们的中国梦;2017年我们经济进入新常态,但是我们的恩格尔系数却进入了富足区间等,作者用大量的国家大事件加上翔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千禧年这一代青年人所看到的国家发展盛况,同时也坚定了这一代年轻人的追梦之光。文章列举的这些社会热点,令读者读起来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三、学生作文引述社会热点素材的角度与方法
1.借助社会热点进行映射并发表评说
很多社会热点事件往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社会热点中发现其折射出的社会现实,进而在作文概述这些事件,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作者对社会深刻的思考。考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以往的知识储备针对某一社会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一方面體现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体现的是考生的自我个性。
以2018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例,文章开篇以《洛神赋》中的一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便将文章的论点——“不朽的容颜”引入到了一则化妆品广告语上面。接下来作者针对何为“不朽的容颜”发表了自己与化妆品广告语截然不同的观点,表达了作者自身对不朽容颜的认识。随后作者用大量的排比句,采用了大量的典故,如李清照、卓文君、文成公主等古代美丽女性代表,来反驳“不朽的容颜”不是外表光鲜,而是内心的美。紧接着引入文章的主旨——书中自有颜如玉,并用三毛的话“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字字行行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来作为论据,进一步论证人要多读书,才能“青春做伴好还乡”。总体来说,作者先将当下一款较为知名的化妆品广告作为文章的社会热点素材,根据这个则素材所映射的当代女性追求外表光鲜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列举多位古代女性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来阐明中心论点。作者认为女性的魅力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心,而内心升华的途径唯有读书这一条路。这篇文章既深刻地表有达了作者自己的看法,表现了自我的个性,又体现出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2.将社会热点素材作为主题进行反思
考生可以在高考写作时将某一社会类的热点素材作为话题进行反思和扩展,就社会热点素材背后所反映和折射出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分析其利弊得失,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能较好地展现出考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如果想借助社会热点进行拓展,必须选择内容具备多维内涵,能给人更多地发挥和拓展空间,从不同的维度剖析和思考的社会热点素材。
以201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不为羁绊,向上攀登》为例,文章列举了李娜、比尔·盖茨、村上春树、扎克伯格等多位世界著名人物,简要叙述他们的励志故事,紧扣“不为羁绊,向上攀登”这一主题,从他们成功的背后做深入剖析,给读者深入的思考。作者运用这些热点素材主要目的是要这些素材作为谈论话题,从而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揭示文章主旨,引起读者共鸣。
3.将热点素材作为“由头”进行推演
考生可以将热点素材作为文章的“由头”做进一步推演,通俗地说就是考生“借题发挥”。考生借助社会热点素材,将其作为“由头”,实际上是为文章推进的依据或者线索。在具体写作中,先导入“由头”,再引出主要观点,进而发挥和推演,围绕社会热点素材展开议论和分析,从而阐明文章的主旨,表明话题的内涵和价值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热点素材所引发的“由头”必须要与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脉相承。因此,“由头”只是一个引子,对“由头”进行充分剖析,阐释“由头”包含的思想内涵,揭示文章的主旨。
以201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透过泛黄的老照片》为例,文章作者立意非常新颖,以老照片为“由头”来引出时代的变迁,信息时代的变革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作者又深入地剖析了信息时代人们通过手机、短消息、微信进行沟通,虽然通讯方便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感变得淡漠了,以此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珍视。
4.选好热点素材,深入解读
选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一素材进行深度解读,同样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共享单车,更应共享规则》:“2017年,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火了’,不到半年时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黄色、橙色等各色单车,人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小黄车’。‘小黄车’的到来成了与公交车、地铁站等交通枢纽的接驳,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充分地显示出了共享单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人们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时,共享单车好似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国民规则意识的淡薄,也照出了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以上节选的内容,是作者对共享单车的思考,有现象,也有对现象的深入分析。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共享单车的思考,来引入了文章的主题——遵守社会规则,作者再次详细地阐述了在大街小巷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督促人们要学会遵守规则。这篇作者选取的社会热点素材比较宏大,但是作者仅仅抓住了一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虽然“面”比较窄,却完成了多方面的解读评论,显得雄辩有力,非常大气。
5.广泛选取素材,展现广阔生活
上文我們讲到对单一社会热点素材进行深入解析,引起共鸣。此外我们可以广泛地选取素材,向读者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大国风范》,文章中集中出现了“前往荷兰的火车在义乌出发”“巴基斯坦第一大港城建成”“一带一路”“英国脱欧、美国修墙”“全球化浪潮”“中国帮助第三世界走出困境”“中国高铁车窗立硬币”等,简短的一段话,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社会热点素材,来向读者展现“一带一路”带给世界各国的繁荣昌盛。这样的笔法,就是通过展现广阔的社会画卷,让文章充满阳刚之美。
第4点和第5点分别从“点”和“面”的角度来应用社会热点新闻,不论采用哪一种,只要处理地恰到好处,都让文章充满正义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些都归功于社会热点素材的选取。因此,对于社会热点素材的应用既可以立足于“点”也可以模糊到“面”。如果选择“点”则要对素材进行深入解析,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模糊到“面”则要广泛选取相关素材,使得文章更有内涵。
总之,近些年高考作文的命题,逐渐向社会热点、体现学生自我以及思辨能力转变,社会热点素材是高考作文重要的素材来源之一。做好学生作文和社会热点的关联,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拉近作文与读者距离。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借助社会热点进行映射并发表评说”“将社会热点素材作为主题进行反思”等引述社会热点的方法,在高考中写出时代性更强、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的作文应该较为容易。
参考文献:
[1]陈玉秋.高考高分作文是送样“炼”成的[M].漓江出版社,2015.
[2]曹勇军.开辟高三写作教学的“第二通道”[J].中学语文教学,2018(9):39-40.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5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