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论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代的社会在发展,心理健康也日益引起关注。国家22部委联合发文共促心理健康服务,强调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应引起广泛思考。本文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技能培养,素质要求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拓展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角色定位 技能培养 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1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活动课的负责者,负责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但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团体辅导课、情景体验课等。这对心理健康教师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心理教师能立足于所有同学最大的心理问题,密切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困扰与心理问题提出恰当的建议,让学生能学会正确释放自己情绪,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班级管理的协作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会遇见诸多问题,学生的情绪问题,品行不良问题等,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心理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不一定会对班主任倾吐心声,心理老师的介入便给问题提供了一套新的解决方案。心理老师可以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症结所在,对有重大心理问题的学生制訂一套合适的指导方案。面对班级绝大部分同学共同面临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开展团体辅导,确定团辅目标,设计团辅方案,并对解决方案阐述预期效果。
2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技能培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知识共享能力,这个群体拥有着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行动方式,教师之间要学会互帮互助,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动态,掌握最前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术。学校心理教师可以保持持久的教育热情,尽可能地减少职业倦怠,社会上的广大人群都能享受这个行业进步带来的巨大满足感,提升整个社会的主观幸福观。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的这个团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传播,推动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进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践研究能力,这个群体并不是纯理论的研究工作者,他们需要把心理健康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为已经拥有心理专业知识的老师,他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心理资源库,把自己已经掌握的心理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整理。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找到适合的方式去进行心理辅导,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应心理理论,并且灵活转换。时刻保持作为心理老师的自觉性,思考如何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如何让学生正确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更要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体验,为学生、其他老师提供良好的榜样作用。
3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正向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吸引人的素质,咨询者才能降低自身的心理防线,对心理老师产生好感。面对学生,对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自己慎重思考的回答,用自身的爱心去包容学生的棱角,用自己的幽默去化解学生的尴尬。面对同事,当他们来咨询问题或交流经验时,在展现自己作为心理老师的专业时,时刻保持一颗谦逊有礼的心。面对家长,要用自信与耐心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耐心解答家长的疑惑,并提出指导建议。
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优良的专业素养,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懂得利用心理理论去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心理干预方法去帮助咨询者。心理教师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的沟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困惑与迷茫的本质,让学生明白自己心理冲突的起源,缓解心理障碍。心理教师要拥有发展性的教学技能,使学生理解每一个人都是在发展中前进的,社会也同样如此。心理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等,了解各种疗法的相关事例,应用共情、倾听的技巧实事求是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长足发展。
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一种自我思考,自我探索,以取得更多的收获与进步。随着心理的发展,咨询方法也各有特色,咨询者的问题表现也各有不同,作为心理教师,要区分每一个咨询者的差别,反省自己制定的方案是否是最佳。心理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需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能自主有效的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遇事能理清思路,保持冷静;能友好的与身边人正常交往,无障碍交流;在自己的空余时间能发展自己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保持新鲜感。
总之,新时代赋予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多的责任与任务,心理教师要勇于承担这份责任,担起肩上的任务,积极提高专业素养,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博览心理教育行业最新研究成果,理论结合实践,在反省中前进,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创新性突破,为教育事业科学化发展添砖加瓦,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3-256.
[2]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01):71-75.
[3]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7-219.
[4] 伍叶琴,李森,戴宏才.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教育研究,2013(01):119-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7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