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雖然高中地理的内容文化性较强,但是要想学好高中地理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意识。一旦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不足,势必加大高中地理的学习难度。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集形象化、放射性特点于一身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脑海中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形象化,将复杂的文字变得直观化,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令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为了不断提高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积极使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14-01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知识点多、知识联系较复杂的特点,所以学生难以将各地理要素联系起来,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作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较为明显的教学意义: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不但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即使是期末复习也毫不费力;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革新,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19世纪70年代通过对人脑的潜心研究从而发明的一个重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形式类似于绽放的烟花的形状,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构造和分类,从而写出下一层的关键字词,以此类推,层层递进,知识与知识之间关系紧密,存在无限的连接,最终构成一幅具有色彩的知识网络图。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刺激人们的神经系统,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有助于对知识的识记、编码、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思维导图把知识给图形化,将思维的过程与方式记录下来,犹如对电视进行回放,能够对人脑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可视化表达。从整体来看,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XC25.JPG;%30%30〗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地理地图和图标不熟悉,再加上地图和图标中涵盖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复杂多样,学生一时无从下手,在观察的时候也分不清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二是,学生地理综合知识面狭窄,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地理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很多地理学习内容都涵盖了人文、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然而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时却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很少涉猎到课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三是,学生地理学习畏难情绪严重,无论是哪门学科的学习伴随着学龄段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点都是层层递进、越来越难的,如果学生在初期地理学习时没能跟上节奏,接不上所学的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学生在学习压力过大时,也很难再静下心来理清学习思路,找回学习方法。
  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1.明确高中地理教学特点,为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奠定基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度较大。面对这样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教师在讲解气候类型时,由于气候的类型较为抽象、繁琐,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因此很多学生会认为其学习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一个分支清晰明确的图形框架,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气候类型,以及所有类型的分布地域,让学生对气候的记忆不再是机械记忆,通过理解记忆,可以掌握得更牢固。
  2.注重思维导图的简便性,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
  思维导图由于是对课程内容的高度总结,因此不宜太繁杂,应力求快速简洁。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事先所构想的教学目标,采取易于接受的线性化思维,让课程内容以明了的方式体现,尽最大所能让教学线索清晰,并以此作为知识延伸的纽带,让同学们举一反三,以现有知识去拓展。同时将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发散式学习,从而将更多的地理学科知识进行串联式学习,增强学生的记忆。
  比如《地球的运动》,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就可以从两条线索展开:一个是公转、一个是自转。接着往下:地球的公转产生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温度带等;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白天和黑夜、不同地区的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等。这样,通过科学合理的思维导图设计流程,达到提升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以及课后复习效果的目的。
  3.利用思维导图实现学科知识迁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知识点都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科的学习往往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在研究地理事物的过程中,会用到哲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运算方法,探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的过程性研究。如:探究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时,由于当地的岩石是以Ca CO3为主的沉积岩,在水和二氧化碳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钙,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营造地表形态中的风化作用,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在判断过程中,要根据成因进行风化类型的区分;在判断海拔、气温与气压值的关系时,可根据物理中大气压强得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且海拔和气压成反比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不能是单一的、割裂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知识点的有效迁移,就必须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直接展现到学生的眼前,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要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教学价值,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思维导图,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修改,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创造力、实际运用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文婷.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17(17):00263-00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