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的班主任管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将其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工作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任务设置、情景创设、过程调控、自身能力等多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中小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更为迫切。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任务驱动的内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基
任务驱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在外部刺激下会产生同化与顺应的效应,从而不断平衡、完善。适当适时的刺激能促使认知结构的良性发展。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关注学到的知识本身,还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
2.任务驱动的教育内涵与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外在刺激,在班级管理上可以表现为“任务”。因此,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老师的任务指引下,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合作探究,不断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任务的完成既是结果,又是过程,结果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则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甚至重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进而习得知识和技能。
二、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优势
1.新时代班主任管理的困境
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特点。近些年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已呈爆炸之势。学会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选出所需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教育而言,如何学习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知识更新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被动式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笔者在研究中了解到,有不少的班主任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简单沿用长官意志来开展班级管理,造成“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通常很难真正参与班级管理事务,学生时刻处于‘被管理’的状态”。班级管理的要义是设立恰当的目标。而笔者了解到,多数班主任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或者目标设立过程没有学生的参与,导致目标实现的动力不足。还有甚者,个别班主任事业心不强,不求创新,抱着不出事就好的态度。这些与现代班级管理格格不入。
2.任务驱动变革班级管理
(1)提升管理效率和平衡性
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能够驱使班主任主动思考班级发展的目标问题,同时也能促使班主任更加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因为在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模式下,不关注学生个人目标的班级发展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任务驱动,使班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升,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主动思考,能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发现和调解班级存在的问题,实现班级管理的动态平衡,激发班级活力,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2)提升管理育人效应,促进教学相长
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把原来单向的班主任管理变成教师学生的双向管理。教师从行政督促中解脱出来,着力思考班级目标设定等核心问题,并不断调控,发挥班主任应有的主导性作用。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以任务小组为单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有效学习,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任务驱动的班主任管理策略
1.了解学情,合理设置任务
“教学任务的设计对于课堂学习效果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步骤”,班级管理也同样如此。班主任要做好任务的设计,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不同文化背景、年龄阶段、生源背景等都会带来班级的巨大差异,不同班级接受的任务大小、形式都会有所不同。其次,任务目标要明确。要求班主任在班级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任务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最后,任务在设计上的难易度要平衡。如果任务的难易度失衡,会造成小组或成员之间的重大差异,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任务的协调性,导致班级管理的失败。
2.关注学生个性,因材设置任务
不同的学生因为个性禀赋、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会有千差万别的行为表现。因此,班主任在任务设置时,就应该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個学生,提高任务驱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擅长组织协调的学生,在任务中安排组织者的角色;执行力强的学生则安排具体的事务性任务;有文艺爱好或特点的学生安排文娱类的任务等。当然,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在小组成员的搭配上,要总体协调,既要有擅长组织的,同时又要有执行者、监督者等。班主任要善于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将班级管理的任务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工作。一般而言,中小学班级管理主要有学习、班级环境、文体活动、生活等模块,任务驱动的小组化、模块化能有效实现人事匹配、协调,形成良性的任务驱动型学习小组工作链条。
3.创设合理的任务情境
任务的完成是在某种情景下进行的。情境需要规则来明确边界。在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下,规则需要在班主任的指引和学生不断的任务协助中产生出来。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探讨,并进行总结升华,使班级规则成为班级所有学生共同遵守的约定。良好的规则,不是学生发展的限制,而是更好地促进学生行为成长的条件。规则的设置,也能充分体现和保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主导者的地位。在共同规则之上创设任务情境,一定要始终坚持管理育人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因素,为实现班级发展目标、实现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服务。所创情境要能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对话交流。检验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任务中。 4.重视培养任务骨干,发挥突破和带动作用
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重视发挥人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务驱动下的不同任务之间构成了一个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工作中,人始终是管理的最活跃的因素。班主任在管理中既要见事,又要见人,抓住关键。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任务小组中发挥领头作用的学生是小组的核心。班主任要善于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小组核心人物。当然这并不是说班主任要过多地介入学生任务之中,对在小组任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还是由小组成员协助解决,班主任应惜言如金,发挥导向作用。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生通过思想行为的碰撞,一般能使小组核心人物自然涌现。对各任务小组产生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应更加关注和培养,使之成为任务推动的坚强力量,核心坚强,才能有效化解任务驱动所带来的班级分散的不足,有力推动班级整体管理目标的达成。
5.把握好任务的协调
班级管理任务的协调,要关注时下的任务,也要关注全班的发展全局,以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任务小组思想上的默契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管理科学表明,管理最核心的要素是人,人的核心要素是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大力抓好学生思想建设,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引领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思想氛围,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进而化虚为实,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在任务完成后,要对完成得好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奖励,同时进行任务交流汇报,班主任给予恰当的评价,促进任务驱动的班级管理形成完整的良性的工作闭环。
6.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上所有的策略,都基于班主任科学的管理,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新时代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首先是要有爱学生、爱教育的高尚师德。以仁爱为核心的师德,是做好班主任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师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为对事业的投入,对岗位的敬重和热爱,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其次,不断学习,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水平。一个好的班主任仅有高尚的师德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门科学,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有时候对学生的过分关心,会让学生错失难能可贵的成长契机。班主任应该关注时代变化带来的教育需求变化,努力学习教育学原理,关注前沿动态,从历史和时代中探寻教育的规律,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境界的提升。
四、结语
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万千不同的教育实践之中。作为教育理论的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当前教育的某种需要,对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在中国的各类学校已有了比较多的教学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定情形之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无可否认,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教育情形,也有研究者认为,任务驱动难以形成持续的教学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距的扩大。教育最講求“因材施教”,班主任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任务驱动赖以实施的条件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娓娓.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2]田芹.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
[3]董婷婷.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解决信息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36).
作者简介:吴坤华(1991—),男,广东梅州人,本科,任教于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林玉婷(1991—),女,广东梅州人,本科,任教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小学。
谢桂红(1991—),女,广东潮州人,硕士研究生,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