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已经日趋成熟。如今,如何有效地改进和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大多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探究的热门问题,其中“任务”的设计就非常重要,就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简单探究,以期望提升教學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用于信息技术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任教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多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尝试和实践,下面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分享。
   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一些陈旧模式的影响,理念、思想、方式滞后,已凸显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性。
   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基础和认知能力。例如:多年前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前夕,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Word操作题,主要是对文字、段落的一些设置,正巧学校机房的红蜘蛛软件出现问题,不能实现从教师机群发文件至学生机,于是,我便自然而然想到使用公共邮箱,即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登入邮箱打开邮件,下载附件,为此我还特地在黑板上写好登入网址、用户名、密码等,就在我还在为这兜底方案偷乐时,课堂中学生却遇到了大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
   1.50%不知在哪里输入网址。
   2.30%还不熟悉键盘,更别提输入网址了。
   3.大概20%好不容易率先进入邮箱,可还是不熟悉邮箱界面的操作,而这一次能成功登入已经是第一次了。
   后经询问才知,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在机房上过信息技术课,即使有,也没有真正实践过这些本该掌握的基础操作,而那些20%的学生之所以能相对顺利登入邮箱,是因为家里有电脑或平时在外接触电脑多,信息技术素养相对好一点,结果那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是我失察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电脑大面积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高,这样的任务在我的课堂上已经不是问题了,所以在注意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发展。
   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不同的学生时期,学生的心理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各个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极大不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当时因为学校缺信息技术教师,所以教材主要是多媒体作品制作,即要求学生能运用PowerPoint软件,简单制作出一个插入了图文、视频、音频等媒体的PPT即可,当时几个学生对操作实践都很感兴趣,在老师的适当帮助下,体会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课堂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在课堂上,我也刚好上到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相比之下,内容难度当然更大,但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所以我直接将那堂课搬到了课堂上,拟铺垫基础。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快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任务,且制作出的PPT有较完整的主题思路和前后逻辑,有个别突出的学生还成功尝试了“自定义动画”功能中多种播放形式,他们的表现让我大为惊讶,同时也强烈意识到“任务”设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而不同,其关乎到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激发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任务”设计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从实践中升华。用具体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观察、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背景提出,或让学生提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思路进入情境。但必须注意要提炼问题,使之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实践基础。纵观中学课程,信息技术课是冷门,但在实际生活中又是热门应用。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书本的更新永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加之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这些因素迫使信息技术老师既要根植于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又要游离于教材,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纸上得来终究浅”。在学习计算机上是行不通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比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强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讲解、演示后,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在不断尝试中,我以为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当下实际来设计,灵活多变、基础务实,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这个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得到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锋.从课堂观察的角度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2]邓碧琴.巧设任务,实施驱动,化解教学难点[J].电脑迷, 20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