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开设一定的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是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应用情景式教学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正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时的具体现实环境,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中所提到的情境教学是指将教材中的理论化知识点比拟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要求老师结合生活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教师开始应用情境教学方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一、在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就是对数据的计算,这就需要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选择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过,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其思维能力较差,老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比如情景创设,将比较模糊的数学知识点变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其精髓,才能更好地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二、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一般,小学生都普遍具有活波好动、贪玩的特点,对于老师的管理来说,也比较有难度。而在数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并且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图形的认识》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教学生自己动手折叠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图形,让学生认识折出来的图形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或者通过平移可以得到的图形。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就能对图形的特点进行很好的掌握,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学到了知识,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2.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比如,在讲解《克与千克》这一课程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先模拟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比比谁最准。首先,在进行游戏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第一组发一个文具盒,第二组发5本教材,第三组发一个书包,然后让小组内的学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重量的估计,并填入表格中,然后老师带着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称重,看看哪一个小组的重量估计值比较准确,并对最接近答案的小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心理估算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自身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3.创设有冲突的质疑情境
  数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进行思考,在老师讲解知识点之后,学生要善于利用,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而老师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需要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思维中去,为学生创建适合思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提出疑问,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思路,结合实际设计出更精彩的教案,并根据学生过往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有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引导,把数学问题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头脑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学生只有心中有了对学习问题的疑惑,才会自己想方法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最好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三、结语
  由此可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在不断的学习中,必须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明确强调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重要性,基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爱玩、坐不住等特点,情境创设能有效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切合生活实际变得更加形象化,将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极大地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上的同步发展,最大程度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思路及拓展思维空间,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积极的状态中,更好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其个人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好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蔡凤芹.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文理导航,2014,(11):23.
  [2]唐霞.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课程辅导,2012,(2):74.
  [3]陈岳辉.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09,(6):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