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普惠金融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邵阳市普惠公司的发展入手,深刻指出在类似邵阳市这种小城市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存在着普惠金融的理念贯彻不深入、普惠金融业务的效率底并且一些业务名存实亡、政府的政策不能落实等问题,最后通过分析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服务群体本身出发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普惠金融;邵阳市;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國务院颁布了“促进包容性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通过政府政策制定促进了中国包容性金融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包容性金融的重视。“包容性金融体系”一词源自英语“包容性金融体系”,在国际上被称为包容性金融。促进贫困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以合理的成本获得相关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用性。包容性金融的核心要素是有效的需求,普遍性和便利性以及可承受的成本。深入分析包容性金融机制和健全包容性金融体系将有助于减轻收入贫困,缓解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等多维度的贫困,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完善。
1 邵阳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邵阳市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直辖市,2018末乡村人口达到387.03万人,城镇化水平不足50%。武冈市2019年末贫困人口6454人;邵阳县贫困人口达到了163571人。
1.1 普惠金融业务以小微企业信贷为核心
一是邵阳市是一个拥有大量中小企业的城市,2017年全市有2.8万户企业,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581家,每年都会有很多新增的中小企业。这些数据说明了邵阳市存在一个很大的普惠金融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邵阳市金融机构最重要的包容性金融业务是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例如工商银行邵阳分行在2018年3月对小微金融业务机构及人员进行调整,将小微金融业务并入公司金融业务部并且该行深入推进“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扎实开展“三联动三走进”。中央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启动了“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倡议,推动邵阳市武陵山地区金融扶贫工作。邮储银行邵阳市分行启动了新“三进”项目,以扩大包容性金融。
二是小微企业贷款额逐年增加,中长期贷款比例有所增加,但增长率有所下降。2018年9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8.4亿元,其中97.65亿元为短期贷款、112.08亿元为中期贷款、119.11亿元为长期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23.53%,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贷款小微企业达到32,996户。虽然近年来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但2018年小微企业贷款比例比2017年低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从2015年的38%下降到了17.18%。
三是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下降。从2015年9月底到2018年9月底,邵阳市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由2015年末的4.98亿元增加到2018年9月底的14.9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也从2015年末的3.04%上升到2018年9月末的4.54%。虽然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利率和各项贷款加权利率的差缩小到了0.02,但综合来看邵阳市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各种金融机构在包容性金融服务的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样,小微企业贷款的数量和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1.2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降低普惠金融成本
我市小微企业的整体贷款满足率仅为72.55%,约有10%的企业信贷融资余额为0,小微企业的整体申贷获得率为72.63%,10%的小微企业未能获得信贷融资,贷款购置率为零。目前针对上述的状况邵阳市辖内13家市级银行机构共创新推出82款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产品。 其中农发行2款、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合计推出33款、邮储银行4款、华融湘江银行7款,广发、光大、长沙银行和中信四家股份制银行共推出17个模式和19个农村商业银行。 其次部分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企业对象设置不同的抵押率,同时依托政府增信、保险承保等方式实现担保。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通过政策支持或财政补贴降低包容性金融成本。
2 邵阳市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服务需求者缺乏金融意识,导致普惠金融市场的开发速度缓慢
一是根据目前下乡的调研的数据显示邵阳市的偏远地区90 %的人只懂得基本的金融业务,对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业务了解的很少。据下乡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邵阳市的农村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中年、老年人在家中,年轻力量都在外出打工。 在家留守的老人和中年,本身教育水平不高,在加上年龄高,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务的能力都慢慢的变弱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自足自给的生活,这导致了普惠金融无法在其中传播和发展。这种现象在部分农业生产量高的农村得到了好转, 因为往往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在此发展业务。可是这部分人正好是普惠金融体系中最好的市场,只是这些人还没有转变成普惠金融的需求者。
2.2 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契合度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
金融服务的需求者不单单指的是个体,还应该有中小微企业等,调研显示,在邵阳市很多小微企业经营业主对银行机构的小微金融政策和产品缺乏了解,对信贷产品的办理条件、办理要素、审批流程等不甚知晓。再加上中小微企业一般处于创业初期、经营收益率低只能承担较低的融资成本并且中小微企业不仅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还普遍缺流动资金,生产经营十分的不稳定,这也导致包容性金融业务无法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好地开展。
2.3 金融机构没有深化对包容性金融研究,也没有关注包容性金融的发展
邵阳市绝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不能有效的理解普惠金融的涵义,不懂普惠金融的目的和机制,对普惠金融不加以重视,没有建立起“小型和微型企业,农民和低收入城市居民等传统弱势群体可能没有未来”的理念。理念问题也导致了部分金融机构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出台关于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文件,没有建立专业的部门去研发普惠金融的产品,即使有也只是一句空话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2.4 邵阳市金融资源配置不均匀并且缺乏金融机构服务网点、金融产品单一和老旧化
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邵阳市境内都没有设立网点并且邵阳市没有自己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对称和缺少资金和人才导致金融机构在研究新产品时存在一些困难。 国内的资本市场较不发达,使得普惠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对称等问题,再加上金融机构考虑到经营的安全性、营利性和流动性,导致了普惠金融的长效发展受到了约束。
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占邵阳市贷款总额的60%,主要是一些大型项目的贷款,与中小金融机构相比,信贷业务受到更多限制。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些政策限制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扩张。
2.5 政府缺乏关注,难以实施包容性金融政策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的理解十分的片面,他们认为普惠金融就是单纯的“做善事”,没有加大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导致邵阳市缺乏资产评估公司和信用评级公司等重要的信用基础设施,一些政策的落实、细化与执行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如《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降费奖补政策的通知》中在具体如何奖补到市县担保机构上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政府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顺畅。尽管央行增加了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额度,多次实施“定向降准”等系列举措, 但是在最终是否落实到了支持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工作上还要进一步考究。
三是部分政策条款设计存在缺陷。例如,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除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免征增值税的对象是已通过监管部门“两增两控”考核的机构,事实上有很多银行机构上半年没有达到考核要求,不能享受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普惠金融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难以明确,再加上我国的信用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对普惠金融业务进行监管。
3 邵阳市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普及邵阳市政府和财政局要加大对农户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启动“企业+基地+农民”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为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农户的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培训+就业模式,大力推进“以秩序为基础”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从物质到技能的转变。
3.2 打造普惠金融信息平台
应建立全国或省级普惠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整合金融、招投标、税收、工商、社保、法院、电力、海关、环保、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相关部门信息,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工具在银行机构信息采集时的支撑服务与增信作用,为银行机构提供更为精准的小微企业画像,最大限度地解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微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披露,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资产的流动性并且及时关注国家的有关政策,懂得用司法的利刃来保障自己的正当权利。
3.3 大型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普惠金融业的发展
邵阳市的大型银行应该起带头作用,运用自己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大力研发推动邵阳市发展的普惠金融产品,在偏僻的地方建立经营网点和ATM机等,将国家的有关政策落实到位,使金融融入到农业等各个产业的发展中。商业银行要建立自己的特色分支机构,创新商业模式,创建个性化的战略品牌。通过互联网、经济科技冲破区域界定与时间界定,操作大数据、云计算强化客户识别与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扩大服务范围,扩大其包容性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要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推进信用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做风险检测,提高包容性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4 中小金融机构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普惠金融市场
一是农村信用社等 小型金融机构,应该利用好信息对称和靠近普惠金融市场的优势,积极发展包容性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的竞争与合作金融体系,激活包容性金融市场。
二是保险、租赁、担保等金融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形成为普惠金融市场担保的体系,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开展融资担保公司信用评级,构建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利用担保公司利息补贴、直接奖补等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和农业相关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要健全资本补充机制,壮大资金实力,合理确定贷款放大倍数,实行尽职免责正向激励,弱化盈利考核,回归担保职能。
3.5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创造普惠金融的氛围,为普惠金融业务保驾护航
一是政府应该多开展有关普惠金融的活动,将普惠金融文化贯彻落实到普惠金融工作的全过程,使得金融机构愿意和能够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二是政府可以为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风险补偿,降低金融机构自身的信贷门槛。以扩大包容性金融的有效市场,增加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三是推动省级担保集团、省级农信担保公司积极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接,允许市县两级政府结合财力实际设立担保公司。从政府方面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户信用价值。完善普惠金融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健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信息应用机制。通过构建信贷支持和信用正向激励机制,支持有信用、有市场的农户的融资需求和经营发展。
四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支持他们的发展和不断创新。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金融排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金融体制的可获得性,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万春.推进“三个创新”发展普惠金融[N].中国经营报,2017-06-24.
[2] 中债资信地方政府及城投行业研究团队.剑指地方政府融资灰色地带——“50号文”解读[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7(5):38-39.
[3] 李东荣.如何建设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植物医生,2016(12):74-75.
[4] 李娅.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8(2):121-124.
[5] 葛康泽,王忠钦.小额金融的战略价值思索[J].西南金融,2009(4):21-23.
[6] 郭丽萍.我国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