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显性目标,易于操作,而素质目标是隐性目标,不易操作,但须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将无形寓于有形之中,化抽象于具体课堂活动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细化任务,落实到人,随机抽取,展示成果。在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包容万物的情怀,提高学习力,竞争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素养,为适应未来的岗位及社会做准备。
关键词 素养目标 学习力 大局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是高职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很容易理解,依据教学标准,通过教学,学生掌握某知识点,对某现象有深刻的认知或者理解某知识点。能力目标,即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什么,会做什么。素质目标,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了哪些人文素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显性目标,易于操作,而素质目标是隐性目标,不易操作,但须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将无形寓于有形之中,化抽象于具体课堂活动之中。素养的形成,依赖于一个人依据国家或者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自我关系,他我关系,群我关系及物我关系。
1岗位素养与课程素养的关联
近来无意读到《致加西亚的来信》,被主人公安德鲁·罗文的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精神所感动。由此想到网络化、数字化的今天,企业不是正需要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吗?正需要意味着当下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正在逐渐消失。把培养“大国工匠”作为办校目标的职业院校除了立足岗位技能,岗位职责之外,岗位素养也应该作为培养高规格职业人才的考核标准。将岗位素养细化,层级化,表现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的岗位素养,落实于每门课程中表现为课程素养,细化为每堂课每个课堂活动中学生素养的培养与形成。
2明确任务,积极接收任务,培养学习“执行力”
在军队里,任务就是号角,结果就是命令。主人公安德鲁·罗文积极接受任务,有强烈的复命意识。复命意识即积极主动的意识,重视任务结果的责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执行能力。一个具有复命精神的人,具有一往无前,永无不胜的竞争力,会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军人安德鲁·罗文复命精神,在企业管理者眼里就是员工的执行力。
在课堂上,执行力表现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及完成任务过程中处理问题、面对异议采取的措施。小组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组长要处理分工均匀的问题,组员之间要处理任务难易程度的问题及不同意见的问题,无论哪种问题存在,接受任务,尽最大的努力积极去完成任务才是硬道理。当学生学会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就不会抱怨,而是在岗位上勇敢面对各种难题,应对各种挑战,分析各种可能,尝试各种方案,从而成为一名有“执行力”的员工。
3细化任务,随机抽查,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在學习第6单元《organizing meeting》课文的过程中,把文章的7小段分给6个学习小组,要求组长把任务细分给到小组个人,然后各组派人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结果通常是组长并没细分任务或者说根本细分不了任务,担心组员不去完成影响整个小组的得分,直接个人包办,其他人坐享其成。这次分解任务还是要求细化,为确保落实到人,把展示学习成果稍作改动,将原来的小组推荐展示,更改为随机抽取组员展示,展示不了者视为放弃,该组得分为零。这样一来,所有的组员都有可能被抽查,单个的组员的表现与其他组员产生直接关联,不参与小组活动,不参与整合小组学习成果,很有可能感受同辈压力。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方能感受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小组内部的学习力,激发小组间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4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培养大局意识和包容万物的情怀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强调分工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口头服从书面,组员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意见,在展示完小组成果后,自由发言,共同探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成果的展示着,学习方式的实践者,团队协作精神素养的形成者。在英语三级真题中,5个学习小组展示的答案都不对,没有直接否定,试问:是否还有不同意见。有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本组展示的答案为B,个人认为是D,并讲述了自己的理由。立即为学生这种坚定自己意见的决心点赞,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要有坚持自己意见的勇气和决心。
在英语课堂上明确小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积极接收任务,培养学习“执行力”;组长细化任务,教师随机抽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整合小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包容万物的情怀,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大国工匠梦”做好对接准备。
参考文献
[1] 何云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定[J].教育科学论坛,2018(34):25-26.
[2] 曹宝龙.基于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1):49-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