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专业课程,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所学与执业的契合度,培养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薄弱、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文章在分析高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學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真正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01-02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
  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开设在大一的下学期或大二的上学期。该课程是在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证券投资评价、财务分析、筹资方式、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股利政策等重要内容。通俗一点,也就是告诉学生“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资金的来源也就是筹资方式的选择,去向也就是投资决策选择,如何投资能够使资金更好地增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现代化财务意识和能力,为今后从事财务投融资决策奠定基础。
  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涉及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公式多、计算量大、关联性强、且逻辑思维严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枯燥、没意思。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与发展,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发生改变,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引入,大量重复性的会计记账工作被取代,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将从传统的会计记账报账向财务分析预测、财务战略规划、风险防控、资本运作等方向转移。高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大学课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会计学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专业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所学与执业的契合度,培养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公式繁多、计算量大、且逻辑性强的特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特别注重公式的讲解和应用,学生课下需要做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加深记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此来把握教学进度,评价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一方面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增强,此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与社会需求脱轨,更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变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及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课程参与度,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作业应付,小组讨论时“搭便车”等现象。
  2.实践教学薄弱
  众所周知,会计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会计真账实操》、《会计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做账能力。《财务管理》课程同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分析各种财务数据,高效率的进行财务分析预测、财务战略规划、风险防控、资本运作决策等。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较为重视理论教学,很少有高校专门开设财务管理实训课程,或者增加财务管理实验课时。比如,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老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各种决策指标的内涵和优缺点。在解题时,由于计算繁琐,尤其是净现值、内涵报酬率的计算,学生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计算过程上,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甚至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如果引入互联网技术,理论讲解完毕,立马进行财务实验,运用财务函数将快速、准确的求得结果,如此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考核方式不科学
  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过去主要是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尤其是强调公式的运用和计算。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公式复杂、计算难度大的特征,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刷题以应付期末考试,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深入理解课程知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只注重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践能力的积累的考核手段导致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较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四、《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发生改变,《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也应与时代接轨,在保证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财务管理》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1.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现代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利用视频、动画、录像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在教授本课程时,教师应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引导、学生练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讲授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案例教学、課堂讨论和课堂练习,使同学们更加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同时通过课外实践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而且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建设网络学习空间,通过录制名师授课视频、经典案例、重要学习资料来完成网络空间建设,帮助学生线下学习,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协调统一,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应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首先要建立财务模拟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训室。借助该平台,学生可以分组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根据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和岗位设置,组内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分别模拟担任企业总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出纳等职位,从而实现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深刻体会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决策与经营过程。另外,利用软件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分析各种财务数据,高效率的进行财务分析预测、财务战略规划、风险防控、资本运作决策等等。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评定办法,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记录均采用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理念的掌握及学生的细心认真度;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测试、小组作业、财务综合实训报告等,考虑到实践课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单独组织实验课考试,并在期末总成绩中增加实验课成绩所占的比重,以全面考核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上几种考核方式的结合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2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