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力量训练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春燕

  【摘 要】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合理的训练不仅能维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还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小学田径运动是学校运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很多体育运动都以田径运动训练为基础手段,以提高身体素质。对处在身体素质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田径运动员,在小学阶段基础的田径训练能为将来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打好身体训练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发展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训练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及身体协调能力等,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小学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27-01
  一、核心力量训练作用
  在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综述中提到经过研究证明: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同时还总结了它的作用如下:稳定躯干部分,保持对身体的控制;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为肢体运动创建支点;提高肢体的能量输出,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肢体的工作效率和动作效能;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苑春雷认为:“核心力量的作用在于稳定运动过程中的身体重心、更好地衔接各个运动环节及传导力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是稳定身体躯干部分,保持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为肢体运动创建支点;提高肢体的能量输出,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肢体的工作效率和动作效能;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以及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二、核心力量训练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策略
  1.提高田径运动员身体的稳定性。
  核心力量训练模式能够摒弃传统力量训练的弊端。传统力量训练大多数是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而核心力量训练是由稳定的外力支撑的,并且通过神经肌肉功能不断调整它的不稳定状态,以此来稳定肌肉功能并提高肌肉力量,这会更有利于提高单脚站立时所需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小学田径运动员在闭目单足站立时因身体重心不稳定而失去平衡,重心不稳定失去平衡则需要通过躯干的各肌群相互作用來实现,这就是小学田径运动员在闭目单足站时所需要的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是用来稳定人体的核心部位,用于保持人体骨盆和躯干在动力传递过程的稳定状态。核心的稳定性是受神经系统的影响,它是通过接收来自前庭神经系统的信号,在肌肉、肌腱和韧带、关节囊上出现,然后激活和控制肢体肌肉来维持人体平衡。
  所以说要想保持躯干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和平衡,就必须拥有稳定的身体躯干核心肌群,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核心区域力量。这样,人体在进行运动发力时才能更加的稳定、平衡和协调,最大化的减少能量的流失。因此,在以后对小学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我们要经常借助一些训练器材,如瑞士球、实心球等等,利用它们的不稳定性来提高我们身体躯干的稳定性。
  2.提高田径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
  以投掷实心球项目教学为例,男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之前的成绩为7.92±0.99米,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71m,提高了0.97m,提高幅度达9.9%;女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之前的成绩为7.58±0.47米,训练后女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提高到8.89m,提高了1.31m,提高幅度达到17.3%。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学生比传统力量训练的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大,这是因为核心力量训练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投掷项目中动力传递不足。前抛实心球这项运动是小学经常练习的,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个运动项目对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上下肢力量和腰腹肌爆发力等运动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力量素质、爆发力以及出手初速度会影响前抛实心球的成绩,而力量、爆发力和出手初速度在前抛实心球运动中又分别起着基础、核心、关键的作用。处在人体运动动力链上的背阔肌、腹直肌、腹斜肌、伸髋肌群等这些肌群都会影响出手的力量和速度。而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最为常见错误是小学田径运动员前抛实心球的整个动作不连贯,他们仅仅是用力量将球抛出,而不是全身协调发力。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很有必要对身体部位的协调性进行着重练习。但由于小学田径运动员腰腹部的力量比较弱,在通常传统的常规力量训练中,如果采用大量局部的力量训练,很容易造成疲劳损伤,很难有好的练习效果。而核心力量训练解决了此类现象,它通过对腰腹部深层的核心肌群进行着重训练,保证了它在运动过程中对上下肢力量的整合传导,从而达到全身的协调用力。
  由此可见,核心肌群保障了前抛实心球整个动作的连贯性,促使最后用力环节的能量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训练时,针对前抛实心球所用到的深层核心肌群加大练习的比重,达到全身协调用力时最大能量的发挥,这样会更有利于小学田径运动员快速的掌握投掷运动项目技术,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3.加强对田径运动员核心肌群的训练。
  以50m×8折返跑项目教学为例,男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之前的成绩为99.80±3.11秒,女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之前的成绩为101.40±6.07秒,训练之后男运动员平均成绩提高到94.6s,提高幅度达5.2%,女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提高到96.2s,提高幅度达5.1%。加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学生比传统力量训练的学生50m×8折返跑成绩提高的幅度大,这是因为核心肌群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0m×8折返跑作为一般练习手段和体能测试的方法,主要反映的是小学田径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转身能力和速度耐力,适用于变速、间歇和二次启动过程中有氧和无氧能力的发挥。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员转身折返时身体倾斜,经过两次折返后,身体会疲劳无力。这时候腹部核心肌群、下背部肌群和臀部肌群就起到了维持身体加速、转身折返时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在最后阶段奔跑时,坚实的下腹部的核心肌肉帮助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即使感到很累,同时也能做到最有效的跑步。在50m×8折返跑时,斜肌会有助于保持躯干的直立和稳定性,如果核心肌无力,则会导致身体倾斜,致使腿和脚关节过度伸展。
  由此可见,速度耐力项目中核心肌群在启动速度快、折返转身和维持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能为50m×8折返跑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因此,在以后速度耐力项目训练中,我们应对核心肌群的训练重视起来,加大对其训练的力度,这样有利于在运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运动姿势从而发挥跑的最大能力。
  4.多组训练组合模式。
  教师可以应用组合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耐力与核心力量。在具体训练中将多种训练模式进行组合,其中包括蛙跳训练、台阶训练、高抬腿训练等。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在进行两组30个蛙跳训练之后,进行下一阶段的高抬腿训练、要求学生抬到无力之后,进行下一阶段技巧训练,当技巧训练结束之后,可适当的放松五分钟,再开展下一组的训练模式。下一组训练模式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其目的均是提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与耐力。教师要求学生负重跑,由慢跑到快跑,通过层次性的训练方法,逐渐对训练的内容加以深化。
  三、结束语
  核心力量训练模式较传统的常规训练模式而言,提高了小学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它解决了以往训练中单调乏味的现象,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模式,训练小学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稳定性等,从而促进小学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120-123.
  [2]吴佳伟,陈月亮,王沂.核心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4):73-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