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温瑞娟

  【摘 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逻辑思维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本文通过以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为例,探究应该如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15-01
  引言
  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是对事物观察、比较、抽象、判断等的能力。在认识事物和学习时,通过逻辑思维对信息和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能让我们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形成对问题全面的思考。逻辑思维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培养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其运用在生活学习中大大小小问题的解决中,才能成为真正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一、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与智力都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逻辑思维能力在這个时候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
  数学是一门推理判断的艺术,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表达方式和逻辑推理方法。小学数学虽然较为简单,但是仍旧离不开公示推理与逻辑符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正因这样的学科性质,小学数学较其他学科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人教版小学数学的全新改版也使教学内容更新颖,结构编排也更加符合根据小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慢慢进行锻炼,往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时间的付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作为一门重视逻辑运用与推理演绎的学科,教师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应当要有意识地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1]因此教师在课程编排上需要有意识地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串联衔接,使每一堂课之间具有一点的联系与递进,在题目讲解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息息相关并且逐层递进的,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现有的知识思考如何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首先,利用几道简单的习题,让学生温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为学生提供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让学生们自主探索这些图形有哪些能够与三角形有联系。鼓励学生动手,亲自操作这些图片卡片,通过拼接、剪切等各种方式寻求图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们通过已学到的面积计算知识推算出给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再引导学生由这个具体的图形推导出通用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数形结合思维。
  数形结合是指将复杂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和简单形象的图形图像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变得易解。[2]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式,培养数形结合的思维无论是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章内容时,教师使用小棒来讲解除法。首先让学生利用小棒计算整除,首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取出5组小棒,均分为4份,每份1组/10根。再按根为单位,将剩下的1组拆成10根,和剩下的2根合成12根,平均分为4份,每份3根,所以最后每份为13根。学生在理解了除法的过程之后,教师继续结合小棒,引导学生探索整除的算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是哪一位的数字被除的四,除后的结果应该写在商的哪一位上?第一次除完后剩余的1表示多少?一共经历了几次除的过程?这样以后引导学生推理出除法法则。
  3.一题多解,锻炼逻辑思维。
  不同的解法体现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学生通过对一道题目不同的解法的深入剖析比较,找出最优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交互。不仅避免了题海战术的枯燥,增加解题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在解题方法的讨论中拓宽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
  以鸡兔同笼题目的讲解为例,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解题思路。“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和兔一共有26条腿。求鸡几只?兔几只?”教师首先要讲解书本中的方法:列表法,将“鸡”、“兔”和“脚总数”列在表中,依次讨论每一种情况。在学生完成表格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不同的解法,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解法的搜集。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思考,将八个圆圈作为固定元素画出,先分别将八个圆圈上安两条腿,再根据总的腿的数量推测出有几个圆圈是兔子。之后再想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前两种方法只适合在数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但如果数据很大,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假设法进行解答。
  总结
  小学是学生在思维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小学数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效果可见一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有意识的加强培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这一阶段得到飞速发展,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然而,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每一堂课的点滴积累,在这其中,教师也应运用正确的培养策略、方法,循序渐进,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推断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6):41.
  [2]赵科利.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灵活妙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3]金龙[1,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缘于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解法[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17(5):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