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菽

  【摘 要】不难发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以教学手段的改进逐渐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混合式教学无疑是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混合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39-02
  简单来说,混合式教学主要是指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可以由浅入深地对学习者进行更加有效的引导。不难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非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否定,而是提倡发挥不同教学形式的优势,这种理念也比较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式。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应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更加恰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
  一、拓展线上资源,促进知识理解
  线上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也不是去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而是以此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线上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媒体,以此来拓展线上教学资源,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简化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从而使学生进行初步的知识理解与掌握。
  《摩擦力》这一节主要给学生讲解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我利用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在这段微课视频中,给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了本节课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在微课视频中,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我在视频中加入了一段生活素材,这段素材主要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滑措施,通过这段素材,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最终,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个学生都带着比较好的知识基础走进课堂,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线下活动,引导深入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通过线上的学习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但这种理解通常是浅层次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此外,教师应该明白,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组织初中物理的线下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
  教学《浮力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了自主实验活动,以此来探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首先,我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我要求各小组进行了合作讨论,并设计了实验探究的流程。在自主实验活动中,我并没有进行过多干涉,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器材,并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基础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而不同小组则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的流程。如:有小组猜想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流程为:用弹簧测力计挂住铜块,测出铜块重力G1,将铜块浸入水中,记录测力计示数F1,铜块浮力为F浮=G1-F1,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出与铜块体积相同的铁块所受浮力F2,。最后比较F1和F2,如果两者相等,证明浮力与重力无关,若两者不相等,证明浮力与重力有关。最终,通过这样的线下学习活动,使学生对这一节的重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完善教学评价,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学活动进一步得到优化。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活动,教师都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反馈。通过这些反馈,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同样以《浮力的大小》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线上自学中,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我通过课堂测试的方式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讲解。而在对学生的自主实验进行评价時,我主要点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应该如何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最终,通过这种评价和反馈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效果。
  四、注重课后练习,深化知识理解
  实施混合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仅仅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之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课后练习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应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完成《功和功率》这一节的教学之后,我马上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题:引体向上是一项十分锻炼臂力的运动,这项运动的标准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身体自然悬垂,上拉时下颚超过单杠,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按照这种方式重复动作。现测得小明的体重为54kg,在1分钟内完成20次引体向上的动作,每次上拉时上升的高度为0.5m,g取10N/kg,试求小明所做的功以及每完成一次动作,小明所做的功率。最终,通过这次练习,不但使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有了更加熟练的掌握,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开展方式,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J].南北桥,2019,(7):54.
  [2]俞秋雯.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初中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6):49-50.
  作者简介:李菽(1972.9-),男,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石镇初级中学校,一级职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1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