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职业中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淼
[摘 要] 农村职业中学后进生较多,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找准方法,对有效教育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个方面进行刨根问底,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农村职业中学;后进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42-02
所谓“后进生”就是有后来进步之意的学生,专指有些学生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人们总结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后进生在校表现为迟到、早退、逃课现象较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后做作业抄袭或不爱做作业;对专业课兴趣不浓,实训课上操作不规范、不认真;偏激行为普遍存在,与老师不爱沟通,参加活动不积极主动,老师三番五次说服教育效果不佳等现象。笔者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主要的形成原因及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外出务工浪潮的影响或社会上一些表象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越来越高,国家对脱贫致富非常重视,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家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留守家庭的孩子;据调查,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家庭中,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的高达67%,双方外出务工有35%,有一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有42%,双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有28%;这些家庭的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和管理,越来越多地走入学困生队伍。另外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找不下工作,有的还是出去打工,与当地没有上过学的人一块儿上班,他们觉得与其上学,不如早打工,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这些家庭的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在校不好好做人学习,久而久之,就进入了后进生的行列。
要让留守孩子安心学习、茁壮成长,应从国家层面加强舆论引导,让外出务工人员要与学校紧密配合,家长重视、关爱留守孩子,不仅要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孩子精神世界的温暖和满足;学校建立一定的制度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学习无用论对这类孩子的影响,加强农村教育观念的转变,让家长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学校是促进孩子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学校要重视家长会,因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积极的,家长会是改变家长思想观念的一个有效方法。
二、家庭环境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当孩子沒有辨别能力的时候,父母怎样做孩子就模仿着做,久而久之这些不良习惯就在孩子身上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据调查,后进生家庭中普遍存在不爱阅读的现象,有时候父母只要求孩子学习,但自己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聊天、K歌等);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重视礼貌、做人处事等非智力方面的教育;生活无规律,给孩子的指令朝令夕改,让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最后导致孩子学习、生活、做事无所适从;有的父亲酗酒成性,酒后打骂妻子和孩子,给孩子造成家中是不安全的心理阴影;有的家中父母赌博成风,只要有空闲时间或茶余饭后,就与黄金搭档三五成群结伴到赌场开始活动,或是把同伴引到自己家中开展活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置之不理;特别是家庭婚姻突变,如离异、父母一方病故和孤残家庭的学生,这些家庭的孩子变得孤僻,不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成为教育的难点。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把这些孩子教育好,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教育。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模范地做到,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要注重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做人处事的态度,这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十分的心疼关爱更重要。对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要给予关爱,加强心理沟通疏导,让他们阳光、积极乐观地成长。
三、学校中的有些教育措施不当
有些老师教育学生方法简单,只要是学校要求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布置的作业不分难易程度,完成的质量要求一样,但检查时发现与理想差别很大,这时出现了过激行为,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所学科目产生了抵触情绪,最后学习成绩下滑很快,学习态度也不端正了;有些老师对后进生教育没有耐心,一两次教育没有效果就放弃了,有些不良行为放任不管,最终成了难管学生。
老师对这类学生要分析出现种种现象的深层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要持久耐心教育,直至其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六要”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要勤,勤与学生交流、沟通,勤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二要实,真实帮助学生成长,老师诚心诚意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所有的做法都是为自己成长发展;三要正,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模范地做到,德上育人,理上服人,才上引人;四要久,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老师要持久耐心,改掉后进生不良习气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在老师长久耐心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五要爱,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到你为他着想,教育时学生才会相信你、忠爱你;六要严,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让学生做的方面,绝不能让学生做,对待做人、处事不能降低要求,自始至终要对法律、制度、规则有敬畏精神。
四、学生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查·艾霍尔曾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说明好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从反面可知,不良的习惯对人起的反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不良习惯的产生都有其根源,只有找出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因势利导,才能更好地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不按时作息,上课迟到、早退时常发生,晚上很晚也不休息等,據不完全统计,这种现象发生率在23%以上,严重的时候可达50%;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做作业,或做作业一抄了之,一般班级学习成绩在下游的学生较为突出;有些学生只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就玩手机、打游戏,甚至在课堂上,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玩手机,在调查统计中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在15%以上;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追求,到校上学是给父母完成任务,或是父母让来校长身体,当身强力壮了好外出打工,有这种现象的学生在10%以上。
人们常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说明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对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有养成良好的做人处事、学习、卫生和礼仪礼貌习惯,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家要有良好的家风、家教,不能随便养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习惯;在社会上不违反社会公德、违法乱纪,要养成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等习惯;在学校遵规守纪、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学校。学生在社会公德、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基本礼仪礼节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做到了,并真正内化为自觉习惯,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显现。
现在人们把中职学校的后进生称为特长生,善于技能操作的学生,虽然文化课知识比其他学生弱,但适应环境、动手能力有他突出的地方。在教育时要善于发掘、捕捉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积极因素和特长,再加以弥补他的不足,并定向培养,将来也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教育时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成功抱有很大的渴望;老师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发挥老师的模范表率作用;老师还要反复抓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教育,抓后进生中出现的反复无常的对他们成长进步有影响的现象,防止他们旧病复发,树立他们改正错误的信心,增强他们的意志力,提高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认识水平,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所以后进生的教育,只有准确找到形成的原因,在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家庭、学校、老师、学生本人共同形成合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一定能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也就能给这些学生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焕兴,卢振材.浅谈中职校后进生心理行为特征及转化对策[J].北方文学(下旬),2010(6):109-110.
[2]邓应龙.浅谈农村职校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教育转化对策[J].神州,2012(15):381.
[3]罗静.中职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3(3):124-126.
[4]韩婧,仝飞.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的分类指导[J].职业,2014(36):58.
[5]但媛媛.浅谈以师爱激励后进生的转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4):97-98.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