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薛晖

  【摘要】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我国教育水平获得显著的提升,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使得高等教育逐渐获得普及,高校教育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获得广泛的关注。小提琴作为高校音乐系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高校大学生的关注,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小提琴的教学现状展开深入探析,并就教学的优化措施加以讨论,希望能够对高校小提琴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高校器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在高校中逐渐彰显出重要性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能够忽视。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音乐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提升小提琴教学效果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对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也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一项内容。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个人素养的学习情况发展不够均衡
  高校小提琴教学效果的提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素养方面,学生学习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对于知识的接收水平也相对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一定的学习困难。小提琴作为乐器,在学习阶段会出现诸多的困难,学生面对学习中不能攻克的难题,极易丧失学习兴趣,造成学习效果低下[1]。由于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对樂理知识等相关内容的接收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高校在进行小提琴教学中往往未能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特征,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普遍性,而不具有特殊性,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二)教学模式较为守旧缺乏创新性
  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教学模式较为守旧,缺乏创新性,教师只是单一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较为呆板,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师往往会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投放在学生演奏技巧以及方式的训练方面,而渐渐忽视了小提琴演奏的本质内涵,甚至不会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音乐审美,导致学生进行小提琴的单一演奏,而忽视情感的传递以及流露[2]。小提琴演奏如果缺乏情感,则就会导致整个演奏缺少精神内涵,未能够将小提琴演奏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三)高校小提琴教学教材内容较为单一
  高校开展音乐教学,其中小提琴演奏教学活动的开展借助教材完成,通常使用小提琴教学中的考等级书籍以及国外音乐学校的教材。如果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仅仅应用考级书展开教学,未能够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需要,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搭配与小提琴考级所应当学习的内容存在显著的差距,甚至会导致教学技术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在传统的教学实践当中,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使用单一的教材,练习的曲目通常包括音阶,练习曲目,协奏曲目,鸣奏曲目等。目前,在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编写,教材的使用缺少合理性,导致学生逐渐对小提琴学习丧失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小提琴教学优化措施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中非技术性因素的实际应用
  在高校小提琴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比较重视技术性因素,而渐渐忽视了非技术性因素的客观影响。高校小提琴教师对于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是围绕基础技术性知识内容,不注重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创造力的培养,这也是降低学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3]。为此,想要在根本上提升高校小提琴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注重非技术性因素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客观影响,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达,小提琴演奏中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演奏的同时应当能够了解作曲者的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于小提琴乐曲的认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将更多的个人情感融入进行小提琴的演奏中,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果。
  (二)拓宽高校小提琴教学模式的广度
  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广大教师能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结合现阶段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传统的高校小提琴教学通常是教师一人展开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开展小范围的小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提升,此外,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比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增强学习效果[4]。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启发,对学生予以一定鼓励,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提升,需要在使得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小提琴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小提琴的学习内容,展开多元性综合化的教学,建立和完善高校小提琴教学体系,并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以及精炼,在提升学生左手技法,体现教学价值。
  (三)合理进行高校小提琴教学教材的选择
  高校想要在根本上提升小提琴教学效果,需要能够重视起教材的选择,顺应教学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使得高校小提琴教材能够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基于高校学生小提琴演奏的实际效果,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当注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使学生进行小提琴演奏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更为优秀的高校小提琴人才[5]。高校小提琴教材的选择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基础的提升,同时需要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借助教材内容的学习,逐渐突破被动性的枯燥练习模式,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双重发展,使得教材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校小提琴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音乐专业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已经展现出突出性的效果,但是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同样不可忽视。要求高校小提琴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现阶段成长的实际特征,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悦,涂嘉慧.音乐专业院校小提琴演奏教学的中国化改革与实践——以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2):130-135.
  [2]陈恩笑.科学使用教材 提高小提琴教学效率——以小提琴教材《克莱采尔练习曲》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8(1):14-16.
  [3]汤帅.浅谈在校外小提琴初级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456.
  [4]汪淼.板胡移植小提琴曲现象的分析与教学探索——以《吉普赛之歌》为例[J].艺术评鉴,2018(9):23,26-28.
  [5]陈鸿铎.和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最早尝试——重温陈洪的《对位化和声学》[J].人民音乐,2018(5):5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