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舞蹈的发展契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苏胜林 闫佳

  【摘要】良好的发展契机是事物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也是如此。抗战期间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在贵州进行了近半年的“开发新的舞蹈园地”系列演出活动,这对当时落后的贵州舞蹈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但之后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贵州舞蹈积极努力,进入21世纪后创造了两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即“荷花奖”舞蹈大赛连续五届的承办权,以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活动的举办,使贵州的舞蹈发展有了量和质两方面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发展契机;贵州舞蹈;“荷花奖”舞蹈大赛;多彩贵州舞蹈大赛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一件事物之所以可以在某一个阶段或时期得到较好的发展,一定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贵州因为多民族聚居,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很早就有舞蹈活动。如《旧唐书·东谢蛮传》中的“燕聚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就是对唐代贵州少数民族舞蹈活动的记载。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进入二十世纪后,贵州舞蹈经历了三次良好的发展契机。第一次是抗战期间,第二次与第三次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一、贵州舞蹈的第一个发展契机
  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文艺界纷纷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如戏剧、音乐、舞蹈等等,加入到抗战宣传的热潮中。贵州文艺界也是如此。抗战期间贵州本土的舞蹈活动,较少有专业性及专门性的舞蹈作品的展示,多是伴随一些学校的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或话剧演出进行,并处于从属次要的地位。例如贵州省立镇远民众教育馆于抗战时期开展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所组织的歌咏队,教唱、编导的《娘子军》,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歌,音乐旋律、舞蹈动作变化频繁,很受群众欢迎。外来的舞蹈活动虽然也不多,但多是专业与专门性的舞蹈作品演出,主要是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在独山和贵阳等地所开展的演出活动。
  1943年秋天,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为了在落后地区“开发新的舞蹈园地”,携妻带子和作曲家陈培勋与学生伍依文、游惠海一行,从广东曲江来到贵州。因为当时吴晓邦有一个叫韦布的老同学在独山主持“新年代剧团”的工作,因此,吴晓邦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是独山。他们在独山一共停留了十几天,前后演出了三次,每次都演出了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十几个节目。尽管演出条件比较简陋,舞台是搭在一所庙宇内,天气也比较寒冷,但观众“特别拥挤”,挤满了每一个角落。在陈培勋的钢琴伴奏下,吴晓邦和学生一起翩翩起舞,不时掌声雷动,每次演出都受到了独山观众的热烈欢迎。
  同年11月下旬,吴晓邦一行来到贵阳,在市文化馆的一间礼堂里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出。第一场演出了《饥火》《生之哀歌》《思凡》《丑表功》《游击队员之歌》《义勇军进行曲》《迎春》《奇梦》《仰徊》《血债》等十余个节目。贵阳的观众都为吴晓邦精湛的舞蹈艺术所折服,剧场里不时发出喝彩声、感叹声,甚至还有因受情节感染而落泪的唏嘘声……此后一直到1944年元月上旬离开贵阳的期间,吴晓邦又作了多次演出,场场节目都有所调整变化,每场都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从历史文献中发现作为现代专业和专门性的舞蹈活动,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在贵州的演出尚属首次。吴晓邦是带着“开发新的舞蹈园地”的愿望来到贵州,因此他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虽然不到半年,但其每次演出都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对贵州舞蹈艺术的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抗战八年中,在贫困落后的贵州,文化活动却非常活跃。因为抗战时期先后来过贵州的文化界知名人士,达数百人之多。……他们进行的文化活动,直接推动着战时黔省的文化事业。”因此,吴晓邦在贵州的舞蹈活动无疑是抗战期间贵州舞蹈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二、贵州舞蹈的第二个发展契机
  建国后,贵州舞蹈艺术不断在发展进步,先后获得了一些成绩。但贵州的专业舞蹈艺术参与的比赛直到1986年才第一次获得了全国性名次,即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踩鼓》荣获编导三等奖。时隔十余年的 2000年,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红》获得了全国民族调演比赛金奖。应该说,这些时间段内贵州舞蹈艺术还没有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整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况。这种局面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得以较大改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贵州的舞蹈艺术遇上了两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一是获得了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舞蹈大赛民族舞类比赛的举办权,从2005年第五届开始连续举办五届;二是几乎与之同时开启的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活动。
  在“荷花奖”民族舞蹈大赛第六届到第九届这四届中,贵州一共获得了22个单项奖,但之前的三届和之后的两届均没有获得任何奖项。贵阳刚接手承办的第一年可能是宣传或经验不足等原因,也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这四届所获得的奖项却占了从第一届到十一届所有奖项的9%之多,可以说这个时期无疑是贵州民族舞蹈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正好说明了良好发展契机的重要性。在本地举办,可以极大地降低参赛成本,使得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县打鱼民族学校这种小地方的小单位都能有机会参加比赛。获得了2013年第九届唯一的一个表演奖银奖(金奖和铜奖都空缺),这也正好说明贵州民族舞蹈的整体水平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衡量一个地方舞蹈的整体水平,不能只看几个专业性表演团体,还要看普及层面的广泛度及水平程度。
  三、贵州舞蹈的第三个发展契机
  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从2007年开始,这是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貴州省规格最高的舞蹈赛事,从第一届大赛起的每一届都是精彩纷呈。因此,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的常态化进行,使得贵州舞蹈尤其是民族舞蹈艺术从参与面、参与人数,以及作品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参与面与参与人数,2007年第一届舞蹈大赛,黔东南凯里市的凯棠乡举办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乡级选拔赛,全乡参加人数16889人。同年凯里市的市级选拔赛报名参赛选手达到6189人。而2009年第二届比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参赛参与人数达6万余人。作品质量得以提升,2009年贵州省报送的节目在“荷花奖”舞蹈大赛与第五届央视舞蹈大赛上都收获颇丰。在荷花杯大赛中收获了2金2银3铜,在央视舞蹈大上收获了l金1银的好成绩。为进一步提升了参赛作品质量,着力培养本土编导,2012年又设立了新作赛项目。当年的比赛有九成作品均出自黔籍年轻编导之手,作品质量均比历届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上事实证明,这种由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全省广大舞蹈工作者和爱好者参与的文化艺术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与在贵阳举办的“荷花奖”以及央视舞蹈大赛等赛事还可以互为依托,构成了贵州舞蹈艺术历史以来最好的发展契机,极大地促进了贵州舞蹈艺术的发展。
  四、余论
  任何事物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都必须遇上良好的契机。契机又可以分为主动性契机与被动性契机,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有所不同。抗战期间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带着“开发新的舞蹈园地”的愿望来到贵州开展的一系列演出活动,无疑是贵州舞蹈在抗战期间这样的特殊时期的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契机。但这样的发展契机是因为日本的侵略而造成,是以付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为代价。抗战期间,贵阳成为大后方之一,很多文艺界名人从桂林途经贵阳去重庆,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也是如此。试想,如果没有日军的侵华战争,吴晓邦等文艺名家是不太可能有机会来到当时还是交通很不便利、经济文化落后的贵州的。因此,这样的发展契机是被动性的,也是宁可不要的。但它确实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需要从里面得到一些启示,去寻找、开创具有积极意义的主动性发展契机。一件事物要想真正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能去等待被动的契机,应该去努力寻找、去创造主动性的发展契机。例如对于贵州舞蹈的发展而言,争取到中国最高规格的舞蹈比赛“荷花奖”民族舞蹈大赛连续五年的承办权,无疑就是一个良好的主动性契机,贵州舞蹈尤其是民族舞蹈艺术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获奖的面不广、不均衡等。承办的五届赛事一共获得的22个奖项只来自9个参赛单位,其中省属单位6个,市属单位2个,县属单位1个,这一定程度说明了贵州舞蹈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因此,贵州舞蹈的整体水平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创造主动性契机,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去探索、去创造契机。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活动就是贵州舞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的良好契机,而且还能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针对贵州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非常丰富,比赛舞种的设置便包含了民间民间舞和原生态舞种,这样便大大提升了参与人数数量和地域的覆盖面,使得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几乎变成了全民参与的舞蹈活动。又如为了提升本土编导作品的数量和创作质量,2012年开始则增设了新作奖奖项,结果当届比赛就有九成作品均出自黔籍年轻编导之手,且作品质量均比历届有了明显的提高。再如,为了能不断的发现、挖掘舞蹈人才,2009年开始就增设了电视舞蹈新人选拔赛项目,并通过海选方式进行,海选则普及到乡镇一级,极大地促进了更多本地舞蹈人才的发现与挖掘。赛事组委会还充分意识到,要想更好的发展贵州舞蹈,不能总是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还必须引进外面的高水平的舞蹈人才、舞蹈作品来参加比赛,这样本土的舞蹈人才和作品才有机会交流,吸收别人的长处,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因此,2009年开始就规定本土参赛单位可以去外省招募参赛选手,且外省选手的比例可以占到一半。为了能让贵州的舞蹈新人迅速成长,2012年开始,电视舞蹈新人选拔赛更是把海选赛区直接扩展到全国范围,除了在贵阳设立海选区,还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几大城市设立赛区进行海选。北京站是2012年“多彩贵州”新人赛海选的第一站,反响空前,仅中央民族大学有近600人报名参加。成都站从500多名报名者初选出280名选手。这么多不乏高水平的舞蹈新人进行交流比赛,对于贵州的舞蹈新人的迅速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几届赛事以来,贵州舞蹈无论是从参与人数和区域覆盖面,以及作品的数量、作品的种类以及作品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已经办成了一个著名的舞蹈文化品牌。当然,贵州舞蹈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参加“荷花奖”的获奖奖项中,更多的是作品奖,这得益于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可以作为创作的丰富源泉。相对薄弱的是表演奖,单人双人三人组的奖项则更是缺乏,这无疑不利于贵州舞蹈整体水平的提高。俗话说,演而优则导,电影戲剧如此,舞蹈也是如此,跳得好不一定编导得好,但跳得不好一定成不了一个好编导。一个地方舞蹈良好的发展应该是整体性的发展,相对全面性的发展,各方面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好的编导,没有好的演员,没有好的素材,都出不了好作品。没有一定数量好作品的支撑,一个地方舞蹈的整体水平就难言发展得很好。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贵州舞蹈的发展还得继续努力,去不断寻找、探索适合自己的主动性的发展契机。现在,贵州省的“文化强省”战略已为包括原生态舞蹈在内的艺术门类规划了大致的发展方向,随着“多彩贵州”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的纵深开展,原生态舞蹈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迎来同侗族大歌等标志性文化符号一样的发展空间。这是原生态舞蹈未来发展的良好新契机,无疑也是其它舞种良好的发展新契机。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文化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文化事业[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3]贵州省凯里市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凯里年鉴2008[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4]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2009年贵州宣传工作年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5]贵州年鉴社,贵州年鉴2013[M].贵阳:贵州年鉴社, 2013.
  [6]余学军,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苏胜林(1986—),男,汉族,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