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佳

  摘要: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卓越的创新能力。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国家更应该注重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国家才能建设得更加美好。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此展开阐述,进一步探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 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策略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应试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的综合缺乏应有的关注,导致教育存在严重的目标缺失,造成畸形教育模式。2018年3月22日,上海市发布了中考改革方案,此次的中考改革明晰了素质教育导向。在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中,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方面,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应该重点关注并强化的教育内容。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独立实现,需要依附在特定的课程中,借助课程教学实现创新能力的渗透和养成。就初中课程而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有诸多相通之处,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该在注重知识和技巧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信息科技教育实现创新教育的渗透,践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竞争发展的必要手段
  21世纪被称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世纪。不管是国家想要进一步发展,还是个人想要进一步发展,创新都是必要条件。所以,在中国,当我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就特别强调对创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考虑到我国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创新教育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足。所以,基于上述所说,当我们在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时候,其中尤为关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挖掘并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明确提出了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对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步入中学后,这个时期正是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对于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因此,基于上述所说,在这个时期务必要特别关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在当今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
  观念对于行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观念对教师的行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生受到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因素限制,导致他们的创新思维的产生必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这一观念还没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没有跟上时代创新的步伐。在当代教育中,很多老师受到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导致师生地位不平等,教学氛围不民主,大多数学生不敢对教师提出异议、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而然受到压抑。
  (二)教学环境的影响
  由于很多初中学校非常重视中考的升学率,所以将所有的教学重点放在语数外等主学科上,使得信息科技课变得可有可无,一般学校一周最多安排两课时的教学,导致学生参与自主实践与操作的机会与时间受到了限制,探索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创新了。
  (三)教学方法的影响
  目前,多数初中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学采取老师口述手教的方法进行,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固定的操作,以培养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极其单一,内容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导致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学生质疑、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的影响
  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一言堂、独白,甚至有的时候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忽视,对于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进行抵制,认为这些都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久而久之,这也就制约了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的能力以及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不管是创新和问题质疑,还是联想和想象能力,这几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这种行为自然就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方式的影响
  由于现阶段的教育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目前很多的学校还是采用以分数为主的的评价方式。信息科技课最后的考核评价也是通过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只会通过死读书的方式来提升分数,学生学习的目的变成了为了分数而学,完全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创新环境
  在中国,我们特别提倡素质教育,这必然涉及到有关挖掘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具体的实践素养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对相当数量的老师造成的影响比较深,使得很多老师不会也不敢轻易放手,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严重匮乏创新的氛围。所以,基于这样的现状,倘若我们真的想挖掘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必须把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过来,进而为学生努力形成一个创新的氛围。一是必须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的方式,才能迅速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个人成长乃至国家发展中所肩负的重担,同时有助于教师清楚怎样去挖掘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日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到貫彻落实;二是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去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操作,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意的应该是学生吸收了多少,而不是教师传递了多少。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应该以吸引学生投身到课堂教学中为前提,如果学生对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则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失去意义。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也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和观察力也得到提升,创造性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和素材充实到教学中,以新颖的展示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以幻灯片制作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时下较为流行的王者荣耀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幻灯片制作的基本素材,要求学生进行图片的插入、播放形式、时长的设置等操作,学生为生动、属性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能够自觉的参与到教学中,部分学生甚至将人物的形象与技能相联系,与播放形式进行衔接,形成优秀的幻灯片作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具体展示,方法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决定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最终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出发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度契合。详细地说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才是主体,并坚持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角度,科学、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手段,使教学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姿,进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一般而言,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下面的这三种教学措施:
  1.启发式教学
  与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同,在启发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在完全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一定要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并加以解决,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课程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引导者,赋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要的帮助,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做到问题的成功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探索精神,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是当前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目标式教学
  目标式教学适合具备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敦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品或作业,不对完成的方法做具体限制,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自主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网页制作教学,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网页制作技巧后,笔者选择若干精美的网页作品向同学们展示,要求同学们对照网页作品制作自己的网页,并将部分优秀作品作为教学素材展示给其他班级的同学。这样做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主动性,积极投身到网页制作中,借助自身知识、课本知识等进行网页的制作,锻炼学生的网页制作技巧,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
  近些年,随着初中学校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生源来自不同的学校,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个体特征显著,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并积极应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特征,注意授课层次、要求和方法的把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认真听取学生的思路并对其思路进行剖析,分析思维偏差的关键所在,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维护并保持学生的质疑精神,掌握正确的思考思路,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举措。
  (四)完善评价方式,创新促进成长
  我们都知道一个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有多么的重要。让我们假设一下,倘若一个教师对某个学生的任何个人意见都是用消极的态度去评价,那么对于那个学生来说,他怎么会再生成其它想法或者其它观点呢?因此,基于上述所说,在进行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坚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留更多、更大的空间去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勇敢去创新,除此之外,面对学生的任何创新,作为教师,都应该予以最正面、最积极的评价,就算是天方夜谭,就算是与要求不符,作为教师,也务必要通过委婉的方式对其加以指导,同时还要鼓励其不要放弃,继续创新。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清楚创新是有多么的重要,进而促进其继续前行、不断创新,辅助学生勇敢迈出创新的最关键的第一步,最终有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鼓励学生问题质疑、展开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当有了问题,才能促使个体积极思考、开拓创新。因此,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同时,创新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作为教师,倘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尽最大限度地构建想象的空间,努力引导学生把思维视角进行多维度的转换,尽最大努力从各种维度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勇敢地联想和想象,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总而言之,在信息科技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多激发并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教材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一定要多融入进去一些想象以及创新意識的空间,让呆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课本中的模式变得具有生活性,多多地加入一些自己本身的创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课特有的魅力,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教学创新的最终目标。
  (六)以应用为核心,鼓励自主创新实践   计算机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的核心应该以应用为主,即借助计算机的软硬件完成特定的操作,实现相应的功能,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核心,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和空间。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保持他们的创新热情。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创新能力后,应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上。如开展“我是老师”活动,要求学生制作教学幻灯片并进行播放;将班级相关信息由传统的口头通知转为电子邮件收发,实现计算机知识的现实应用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主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能够养成“问题——思考——解决”的思路,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实现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一定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借助科学、新颖的教学素材,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自发、主动投身到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创新思维,慢慢挖掘并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能力培养以及知识提升并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瑞玲.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174.
  [2]韩丽娟.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多样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中学时代,2013(2):17.
  [3]郭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J].赤子:上中旬,2014(7):76.
  [4]马圆圆.浅谈初中计算机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00225.
  [5]李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2016(2):00085.
  [6]张欣平.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0):00260.
  [7]曹长红.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子月刊,2015(7):68.
  [8]董拼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5):35.
  [9]胡玉梅.初中计算机新课程教学实施策略探析[J].新课程 中旬,2015(1):41.
  [10]李向敏.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学,2014(7):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