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励机制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鉴于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从其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应用教学方法,以此来确保教法工作目标达成。文章将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励策略的应用方面,简要论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激励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71-02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的制定
  1.从创新思维激励入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兴趣不浓,没有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运用创新思维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新思维激励就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的重要性。比如说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初中教师从离开学校到走上教师的岗位,短可能也有一两年,长的可能有七八年、十几年,他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非常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到教师的角度看待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就能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将来的就业中,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能力,从而转变他们的思维,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学习,不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
  2.认真做好课堂参与激励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堂参与激励,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中,并能够动手实践教师教授的知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师没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没有将教学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导致课堂学习枯燥乏味。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比如说机会激励,也就是为其创造参与教学过程或者动手操作的机会;再比如说利用金山打字通等学习工具,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等。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励教学策略的实施
  1.运用思维和方法的创新实现激励
  教师在这一方面强调出两点。第一,创造有价值的快乐。学生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主要是因为网络能够带给他们快乐,但是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却比较乏味,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为其创造有价值的快乐,无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说利用FLASH将教学内容做成小动画,利用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并将其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其产生足够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第二,将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起来。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想的永远比做的多,在教学上教师不能使用一种方法,而是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教学服务,比如说对话式、演示式,这样能够保持教学的新鲜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有助于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应用过程中实现激励
  在这里教师可以运用快乐激励,在设计动手实践环节的时候,有一个由易而难的渐进过程,比如说先从认识计算机硬件入手,让学生识别硬件组装的要求,比如说什么主板适合什么CPU,英特尔CPU与AMD的CPU有什么差异等,这些都是基本的硬件知识,在硬件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动手组装电脑,虽然对初中生来说,这一点比较难,在教材当中也没有这种要求,但是可以作为深化教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项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让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操作,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组装一台电脑的快乐,然后逐渐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甚至是刺激性的话语,来激发出他们的求胜心、竞争意识。此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
  3.創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利用学生积极心理因素,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新课导入情境,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愿意学习、想要学习、乐意学习。例如,在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在上课伊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播放几组优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其身临其境,紧接着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同学们,这一组图片是不是优美啊,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将它放置在电脑里面的吗?”这时学生兴致高涨,纷纷点头。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主动自愿地走入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有助于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优化教学模式,发挥主体作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与表现的舞台,而非教师表演的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自主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灵活多样、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以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种基础简单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如教学《申请电子邮箱》一课时,教师可将邮箱的概念以及基本定义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对邮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2)直观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某些实物、模型、动作、图片以及电化教学设备以及标本等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常常会涉及各种操作演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自我探究法。信息技术主要培养与锻炼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了促进学生这些学习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单靠教师的传授与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可在学生对相关软件有一定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各种激励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亮.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70-71.
  [2]张玉娟.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7(1):151-152.
  作者简介:牛智通(1978—),男,甘肃通渭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