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媛媛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包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装材料种類日益增多。食品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出现。为此,重视并提升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系统梳理了食品包装的安全现状和问题,分类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包装材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食品包装安全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包装材料;食品安全;问题;策略
食品包装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其是作为现代化企业加工食品的最后一道程序。概而言之,不同的食品通常会被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装起来。食品包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为食品的运输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显然,食品包装使得食品从离开生产线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中,以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包装技术的特点有效的避免了食品本身受到外界微生物以及外界物理因素等影响,从而能够保持食品原有成分和营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对食品的安全也有着影响。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国食品行业起步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是较晚的,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够完善。同时,人们对食品包装安全性的常识问题认识的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笔者对食品包装材料以及食品包装安全相关问题进行展开论述。
一、包装材料种类及优缺点概述
目前而言,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可以分为塑料类、纸质类、金属类、玻璃类以及其它材料等。其中,比较常见的包装材料主要是塑料类和纸质类。塑料在由树脂以及一些添加剂组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塑料作为食品的包装被应用范围较广,由于其原材料丰富、化学稳定性较好、易于加工生产,从而包装生产商更倾向于使用塑料。同时,由于塑料质地较轻、具有阻隔性、耐热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以及有着不同的色彩,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习惯和喜欢使用塑料。但是,塑料的自身缺点是存有游离单体、裂解物以及润滑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另外,塑料难于降解,处理相对较为麻烦,对环境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纸质材料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尤其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纸质包装材料约占到约占40%-50%之间。纸质材料基本成分是木和草,原料较为丰富,价格低廉。对于纸质类包装而言,纸质包装一般比较经济实惠,防护性能好储运方便,其本身没有污染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微生物污染,同时,使用的荧光增白剂、施胶剂、漂白剂、填料、染色剂等也成为影响纸质包装材料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玻璃是一种无味、无毒、无色、透明的一种惰性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其作为包装材料稳定性好,外观好看。但是,由于其质地笨重、易于破碎,不利于运输。而对于一些有色玻璃着色剂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金属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其作为包装材料比较牢固,具有良好的阻湿性、气密性和耐高低温性,在运输和存储中耐压,同时易于回收和处理,其废弃物污染较小。但是,其生产复杂、成本较高,化学稳定性较差、耐酸碱性差。
二、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塑料包装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本身性质上。塑料包装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同时,塑料易于产生静电,在其表面会被微生物以及尘埃所污染,在与食品接触中会造成食品的污染。塑料树脂的单体分子以及裂解产物会向食品扩散进入食品中,比如,塑料树脂中聚氯乙烯单体有着较强的突变型,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当外界温度高于五十度就会释放氯化氢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而聚氯乙烯的游离体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导致人体四肢血管收缩。同时,氧化氯乙烯具有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1]另外,在塑料加工中会添加甲苯、丁酮以及醋酸乙酯等混合溶剂,一旦操作工艺不严谨,会导致大量的苯类物质残留在包装材料上,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另外,塑料油墨中会含有铅、汞、锡等重金属,也会影响着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塑料的回收和处理也是影响食品问题的关键,由于塑料回收尚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有些商家在把回收的塑料直接当成新材料重复使用或掺在塑料中,造成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二)纸质包装材料
纸质包装材料的污染源主要是在原材料的利用以及加工生产环节。纸质原料可能会含有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污染,在生产的环节也会存有微生物污染。而对于收购的废纸,在生产中油墨颜料虽然能出去但是仍残留有着铅、镉等。对于有些纸质包装,需要提高其洁白程度,这个时候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致癌物质,对包装材料有着较强的污染。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添加的染色剂、填料、施胶剂等也会产生污染。当然,油墨仍是纸质材料一个不能忽视的污染源,印刷油墨含有着色剂、凝色剂载色体、添加剂和溶剂,[2]而铅、镉、汞、铬、苯胺等重金属会存在于这些颜料、染料中,可引起重金属污染。同时,在大量印刷过程中,产品叠在一起,造成包装材料内面也接触油墨形成二次污染。另外,一些细菌和化学残留物、清洁剂、涂料等,也都会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三)金属包装材料
金属包装材料的金属离子的析出具有危害性。金属类的包装可以分为涂层金属类和非涂层金属类。而对于非涂层金属类的包装容器而言,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重金属的溶出;而对于涂层类的金属包装容器而言,其对食品的影响则是涂料中的游离酚、游离甲醛及有毒单体的溶出。目前而言,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金属主要是铝和铁两种金属包装材料,比如常用的铁、无锡钢板、铝和铝箔等。[3]显然,铅锌等元素存在于铝制材料中,在与食品接触中这些元素会进入食品内,长期使用或者食用过量则会引起中毒。而铁制品为防止锈化常常会镀锌,镀锌层跟食品接触,锌会迁移至食品引起食物中毒。而对于不锈钢而言,在高温的环境下,钢中的镍元素会使容器表面会呈黑色,容易引起物质发生糊化、变性等,同时乙醇可将镍溶解,不锈钢如果与乙醇接触,可导致人体慢性中毒。[4] (四)玻璃包装材料
无色、无味的玻璃在常温状态下对食品是没有影响的。但是,玻璃的透光性和透明性对于需要避光存贮的食品是不利的,容易产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有毒物质。所以,会见到各种色彩的有色玻璃来防止光线对食品的影响。另外,根据玻璃化学成分的不同,玻璃可以分为钠钙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等。但是,有色玻璃的着色剂会对食品产生污染。总体来说,玻璃包装容器的有毒物质较为单一,主要是铅、砷、锑等,这些微量元素向食品的迁移相对较少。
(五)其它包装材料
在包装材料中也可以见到木制、瓷器等,而木制和瓷器的染料易于挥发容易诱发食品污染问题。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木制包装食品,木制包装一般都会经过涂料或者上釉的处理,从而使得木制包装含硅酸钠和金属盐,因此存在不安全隐患。而对一些陶瓷釉涂覆面,其元素组成比较复杂,釉料主要由铅、锌、镉、锑、钡、铜、铬、钴等多种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组成,多为有害物质。[5]同时,在烧制的过程中,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温度,则无法形成硅酸盐(不溶性),此时如果装有呈酸性的食品,这些元素则会溶出到食品中,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三、食品包装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相关法规
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和起步相对较晚,大多食品包装行业的法规和制度的制定没有形成系统并且更新较慢,与食品包装的发展形成正比。目前,我国食品包装行业所执行的法规很多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制定,这些法规中基本没有涉及苯残留、迁移量以及部分重金属含量相对应的指标。[6]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食品安全管理的条例没有很好的落实。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包装材料却是日益增加。为此,应针对现有的包装材料的组成和性质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诸如,对于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着色剂、油墨等成分组成相应的标准。同时,建立食品包装材料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食品包装安全保障体系。针对现有的食品安全问题,要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行政干预,要求相关监管单位和技术部门调整现行的包装材料标准,对各种标准进行添加、修订、废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与国际接轨的包装材料质量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食品安全体系。
(二)完善食品包装质量技术检测体系
食品包装材料要有着一套完善的质量技术检测体系。对于包装材料的不同的分子结构、元素组成以及不同加工工艺和助剂,建立一套系统的检测体系。正是由于包装材料差异性的存在,对其的检测是比较复杂的。为此,可以建立完善食品包装检测中心,对于不同的材料和包装按照国家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检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检车技术,改善检测的方法,提高食品包装中的残留单体、重金属等物质的检测水平。比如,可以通过强化感官检测,对于有异味、破损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的标签、商标、安全标志进行筛查。在此基础上,提高仪器检测技术水平,研发多功能的检测设备,以便高效、及时的检测出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残留物和重金属等。通过完善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遏制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流向市场,从而提高食品包装安全性。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防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完善检测的基础上,要严格市场的准入制度。唯有在市场准入环节进行布控,才能有效的截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为此,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充分结合有关的法规制度,对于食品包装行业进行“链条化”的管理,对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和有关的其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规范生产、加工、包装流程,严格相关企业的生产资质和生产条件。在市场准入制度环节完善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检验制度、提升市场准入标志制度、规整监督检查制度。针对不同的种类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具施行相对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市场准入环节为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食品包装行业正在逐渐与国家标准接轨。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大力弘扬,在食品包装行业也可以研发绿色环保材料。因此,有关部门应结合传统材料基础上,加大对新型材料的研发,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机构进行技术研发,提升生产和包装工艺,降低材料的损耗和有害残留物。据专家预测,未来用智能包装技术生产的包装袋将占食品包装总数20%~40%,食品包装材料走向功能化、智能化、环保化已是大势所趋,比如气调包装、抗菌包装、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等。[7]在食品包装的源头出发,通过研发新型包装材料和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五)增强企业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认识
对于企业而言,应有着较强的行业自律,提升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检验能力,落实食品检验,自觉担起法律责任。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消费环节提高认识,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要注意食品包装的完整性和洁净度,通过感官识别提升食品安全。因此,有关的部门进行宣传教育,提升企业和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认识,注重宣教食品包装安全常識,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认识氛围。
参考文献:
[1]康智勇,杨浩雄.我国塑料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塑料,2018,32(10):13-19.
[2]王凯利,马健,王登科,安红周.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对食品储藏特性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5):58-62.
[3]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包装,2018,38(03):64-67.
[4]黄爱妮,刘宇翔.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食品安全导刊,2016(25):77-79.
[5]陈煊红,商贵芹.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质量与认证,2015(12):46-47+52.
[6]毕笑地,章宇彬.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J].特区经济,2018(02):139-140.
[7]张颖慧.基于零污染环保理念下对食品包装设计的探索[D].北京印刷学院,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