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实践育人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财珍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本篇文章对大思政的内在含义以及特征开展分析的前提下,又主要从变换育人理念、建设全方位教学、多层级教学等方向探索了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育人模式。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高校;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示,要从整体开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保证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久不衰、后继有人的战略水平,深刻指示了提高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方向。本篇文章主要对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大思政的内在含义与特征
  (一)注重实践育人
  相比较于之前的理论教育,大思政则更注重于实践教育,把思政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将对大学生的思政教学划分成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通过这三个具体部分合理有效的结合,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二)内容和形式更加开放
  一般大思政注重教育内容应该和时代热点紧密结合,创造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的全职思想政治教师只是承担思政工作的情况,注重将更多教工划分到育人主体区域,补新同时优化改革育人模式,加强课堂趣味性[1]。
  (三)教学的延伸性更强
  大思政教育理念注重从学生入学至学生毕业的整个过程都要按照以育人为根本,德育最重要的原则,打破了之前思想政治教育被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很好的拓展。
  二、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实践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一)改变思政育人理念,使学生成为教育主体
  第一,应该转变高校思政育人观念,思政教师要改变只是注重文化知识性目标,以知识讲解为核心、把学生考试成绩当作唯一评价标准的方法,要加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建设,精确制定知识、技能、情感,科学融合的教育目标。第二,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挑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案,因地制宜,注重学生的教育主體性。在整体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思考,让思政理论课程发挥知识传授、观念指引、价值渗透等丰富而多样的功能,以集体的力量为依托组织起一个良好的全员育人的系统,积极使高校学生在这个系统里面吸收知识、体验情感,实现加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升华情感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运用多样化、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把传统的板书加教师讲解加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慢慢转换为电子白板加教师指引加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再加与其他人进一步帮助的教育模式,组织起一个影响范围广泛、内部沟通顺畅的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在指引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出现预期变化的过程里面所使用的办法。根据有关的调查统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实践课程内容的丰富、有趣,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人格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懂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它可以是课堂里面的案例思考、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班级辩论赛,同时也能够是课堂之外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参观访问等。总体上就一句话,要重视课内、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取持续变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优化教师队伍,促进落实全员育人
  既然高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所以从理论上说高校里面的所有教职工都应该承担育人的责任。特别是在思政课实践育人这方面,应该要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团委、学工处等组织的学生工作队伍之间的优化[2]。其中最专业的就是思政课教师,他们对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有比较多的研究,应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导者,但是在大班教学里面实践活动很难在学生里面进行,而这时候团委、学工处就可以发挥作用,弥补不足了,他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管理优势,除此之外这些人对一些实践场地资源也更加熟悉、方便,而思政教师负责策划实践活动。只要把这两支队伍整合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成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深入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要在“大思政”的格局下进行高校实践育人的改革,具体要在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能作用、目标责任、内容方法上不断创新改革,把“大思政”格局中隐藏的内涵与智慧具体化。
  参考文献
  [1]孔维涵.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5):63-64.
  [2]王敏,徐露璐.“大思政”视阈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10):51-53.
  作者简介:廖财珍(1986-),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南邵东,职务/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政、党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