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探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课程与方法就只有不断创新与优化,才能使学生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微信作为目前较为重要的通信工具,其公众平台已经成了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途径。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为了加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程的学习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的作用展开深入探究,以期可以提高移动微型学习的效益。
  [关    键   词]  移动微型学习;微信公众平台;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46-02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也获得了很大改变,目前移动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趋势。微信作为拥有通信、社交与平台化功能的软件,在很大程度上给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带来了新的活力與生机。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平台来订阅账号服务,这样就给移动课程平台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重要平台来完成双向交互。因此,就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展开探究,这对加强移动微型学习效果可谓有着很大意义。
    一、移动微型学习的特点
    移动微型学习作为信息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相比较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体可以分成几个方面。其一,学习方式更加便利,存在一定的移动性。学生只要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下,就可以按照自身意愿来体验移动微型学习的过程。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拥有着良好的实效性。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学习资源,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学生请教并获得回复。其三,学习内容更加个性化与生动。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需要着重学习的内容,并且这些学习内容在公众平台上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自身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内容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新时代下,移动微型学习能够让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自主性、个性化、随意性等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在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内容时,就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成学习过程的主体,将服务学生当成重要主旨,将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当成目标,并且要密切关注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将通信网络技术与实际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彰显移动微型学习所拥有的拓展性、交互性等诸多特点。所以,在制定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确保其具备较为明显的几个特点:首先,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移动微型学习的内容不够丰富,基于此就要呈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是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都是只有一个到两个特点的知识点,并且还要针对这个知识点来展开分析和研究,让所有学生都能确定移动微型学习的主要目的。其次,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在讲授学习内容时,教师要着重对其存在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所有学习内容之间都不存在交集,学生能够按照自身存在的弱点来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最后,要有较强的灵活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的学习内容,通常时间都设计在十分钟左右,而且相关课件所占用的时间较短,能够实现在线播放与下载这两种功能,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所持有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来播放或者下载自身需要的课程内容。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探究
    (一)管理应用
    在管理应用的研究上,主要是微信公众平台对消息、使用者及素材这三个内容的管理。其中,消息管理就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针对学生发送给平台的消息进行标注与回复,管理就是针对那些需要回复的消息,教师通过相关的PC终端来回复问题,教师也可以把那些较为重要的消息标注成重点内容,进而方便后期的查看与回复。使用者管理就是对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学生进行管理,其主要内容包含用户分组、昵称更改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水平,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推送消息时,可以按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不足来制定相关内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移动微型学习的针对性。素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学课件内容,其中包括文字、图片、语音与视频等诸多素材。这种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被反复利用,在学生产生需求时就可以通过相关搜索来获取内容。
    (二)计算机基础的应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要有自己微信账号,并且将班级作为整体单位互相关注,创建班级微信群;每个学生都一定关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微信账号,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教师应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以班级为单位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按照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组,便于后期开展针对性学习。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涉及教学中的诸多方面,所以可以大致分成实时消息推送、自动回复相应、及时反馈与回复等。
    1.实时消息推送
    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图片或视频课件推送给关注的学生账号,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来接收与浏览。而在实际课程内容推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学习,还可以设置签到提醒,在签到完成以后可以获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推送课程,并且还要对群发消息的数量进行控制,这就可以有效确保推送信息的质量,体现课程内容的价值。     2.自动回复响应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自动回复响应这种功能获得了明显体现,URL也是唯一的存在。在这样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成不同片段,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课程中,学生只需要按照指南来输入关键字获得对应的学习内容,当学生在公众号对话框内输入Win时,就会弹出所有与Windows操作系统这一课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挑选自己想要学习的具体课程。
    3.及时反馈与回复
    反馈的主体就是学生,而回复就是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所给的回复。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针对Word应用课程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回复对应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来推动课件演练视频。而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反馈后及时得到回复,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多客服插件功能予以实现。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應用基础》教学可以分成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学生在开始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时,受传统教学方式及理念所影响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实践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当成主体,而将移动微型学习课程当成辅助使用,逐渐引导学生能够保持良好姿态进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当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一定地了解和掌握以后,就应该将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当成主体,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来布置和分发学习任务、课后作业等,并且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和制作相对应的课件,例如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源,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时,筛选优质内容,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复习,并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难点予以重点讲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试题集锦,其中包含课程内容的知识理论、习题解析、实践解析、等级试题,这些课程的制定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有效资源。学生还能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教师则利用留言板进行一一回复解疑。
    (四)对移动微型学习活动的相关建议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所以,全面分析和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尤为关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情况,笔者建议在后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移动微型学习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在完善移动学习环境的同时,提供强针对性的服务至关重要。首先,可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意见交流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关于实际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出,其中教师要通过PC终端将较为重要的问题筛选出来予以解答。其次,还可以推送相关拓展内容、知识点自我测试、学习指导与评价等,用来保证学生移动微型学习的效率。再次,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期网络技术与优势,给学生良好的情感支持与约束性功能。语言鼓励、设定移动学习提醒、协助学生自身制定学习计划于目标等都是会产生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扩大,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需要进行优化与创新,以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因此,为了保证移动微型学习的根本效率,针对其内容设计、应用、实践等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琴琴,卫丽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微型学习的研究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2017(7):225-226.
    [2]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1):97-104.
    [3]罗兰英.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型移动学习设计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46.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