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多元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内容,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用多元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积极的帮助。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阅读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效率呢?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学贵有疑,疑问是好奇心的动力来源,只有学生对所看到的内容心存疑惑,才会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动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再通过阅读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题目的瞬间学生应该想到这样几个问题:将和相分别是谁?和这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将和相为什么要和?带着问题学生就能有目的的阅读,找到重点段落。再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就“借箭”这个话题进行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诸葛亮什么时候去借箭?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候借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曹操是如何回应诸葛亮借箭这个行为的?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借箭呢?这样几个问题可以将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阅读,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将生活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生活经验来吃透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意境。例如,在学习《四个太阳》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美好愿望:想要画一个“绿色的太阳”给夏天,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炎热的夏天,当你置身太阳底下时你是什么感受,这时候在你面前出现一座广袤的森林你又是什么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仿佛明白了什么,接着我们给学生设计了几道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题:绿色的太阳照在高山上,给动物们带去了一片清凉;绿色的太阳照在田野里,给农民伯伯带去了一片清凉;绿色的太阳照在街道上,给()带去了一片清凉;绿色的太阳照在校园里,给()带去了一片清凉;绿色的太阳照在()上,给()带去了一片清凉。通过生活经历和感受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一片心意,体悟到了作者浓浓爱心以及美好心灵。
  三、结合课内阅读心得,开展有效课外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效融合,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量。因为阅读是相通的,我们在阅读教材文本中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同样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来,实现课外阅读面的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实现得益于课外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首先我们得知写作顺序是“总、分、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读。第一段将西沙群岛的特点描写了出来: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我们俗称“总述”,第二段到第六段围绕第一段中描述的两大特点进行详细描述,分别介绍了海岛、海滩和海底,俗称“分述”,最后一段则进行总结点题,再次进行“总结”。这样一来,我们在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师在一旁指导。当学生完全掌握这种写作的方法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此方法阅读这类描写风景和家乡的文章,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为学生留足够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尽可能详细地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剖析和解析,教师讲解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造成了“付出很多、收获甚少”的尴尬处境,实际教学效果较差。为此,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现状,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如果匆匆结束学生的思考状态,则很难真正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拓展思路,经常思考、经常质疑、大胆提问,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五、注重阅读指导教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要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渗透指导教育。首先,要在训练操作中进行渗透,指导和训练应渗透在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而且训练方式应有的放矢,使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时,其中第二部分的导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读—画—思—写”的阅读操作方式,具体步骤为:(1)轻声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2)用下画线划出说明“阮恒”为什么会举起小手的动词;(3)深入思考“阮恒”为什么会不停地哭泣;(4)用一两句话说明“阮恒”当时的心情。通过以上的指导阅读,学生在阅读之后则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其次,阅读指导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渗透。具体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对于某一问题的探究,也不能终止于学生的标准答案上,而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内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容,但小学生的感知水平却恰恰与之成反比,学生实际认识和要学习的内容相去甚远,学生很难对内容知识有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这样学生理解掌握起知识来就会容易得多。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形象直观的动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阅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要积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节课的时候,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了描述眾鸟纷飞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习氛围,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的第一步,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持的基础。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教,更要有学生的读,我们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略读的奥妙,在读中获得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感知,最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新平.与本文对话的三个层面[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11).
  [2]黄甫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