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德育认识的培养工作也引起了相关教职人员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学的内涵,本文对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37-02
  引    言
  对于学生而言,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内容的渗透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教师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
  一、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方法选择比较单一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教学认识,这就导致其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比较单一,往往是以灌输教学的方式为主,一些教师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德育知识只进行单向口语讲述,而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大都具备了比较独立的认识,容易对教师的知识灌输产生厌烦感,这势必会与教师的灌输思想产生冲突,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2.学生态度相对散漫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而语文这门学科虽然占有较大的分值,但是在近些年“重理轻文”的环境影响下,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有些松懈,一味根据“考点”来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忽视了其中的德育内容。根据部分师生反应,由于德育内容在高中起到的作用较小,所以学生普遍存在“空话”“套话”式的学习认知,学习相对表面化。
  3.教学氛围缺乏营造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技巧,同时还应该营造合理的教学氛围,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他们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但是由于教师对语文德育教学工作缺乏重视,所以在教学氛围的营造上过于马虎,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忽略了这一环节,将“感受德育”直接变换为“讲解德育”,让学生像记知识一样对“德育感受”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势必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二、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分析
  1.引入多元的教育方法
  为了改进语文课堂上的德育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的是,转变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法,采取一些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拓展相应的教学内容,争取以某个教学点为出发点进行发散性的教学引导。这种多元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思路是一种彻底性的改变,可以帮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丰富课堂互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1]。
  例如,针对经典名篇《赤壁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德育知识,不妨展开多元化的分析,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识。在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后,首先,教师可以针对作者苏轼开展德育渗透,可以试着让学生对苏轼这位古代文豪坎坷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回顾,了解苏轼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感受其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辩论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德育体验。其次,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德育认识,教师可以试着提出“细读法”的教学思路,从语言内容入手,让学生进入文本中,形成独特的学习认知,对苏轼那种隐藏在旷达风貌下的悲愤与苦闷以及对文章的主体思想进行探究。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演讲会”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文章中潜藏的德育知识展开单独的论述,通过互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认识。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在制订德育内容的教学方针时,将高中生的心理因素考虑进来,既要认真对待教案,又不能完全按照教案来执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反馈,制订出有效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内容的探讨中来,尽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认识。对于学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不良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试着进行柔和性的引导,不能过于严厉,要从心性的角度展开合理化的引导[2]。
  对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首先,对于学生间存在的学习差异性问题,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只将教学目光集中在学优生的身上,要给予学困生相应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温暖与和睦,这样整个授课过程将会更加规范;其次,对于德育教育这种开放性较强的语文学习命题,教师不妨试着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成相应的互动讨论小组,让双方就一些知识点进行探讨,分析各自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体验和认识,通过互相监督和促进,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德育感受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最后,教师针对语文德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可以试着在课尾做出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点评要尽可能正面,分析学生的优点,即使有负面的情况,也应尽可能从群体的角度入手展开指正,让学生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
  3.创设有效的教学氛围
  创设有效的德育教学氛围可以强化整体的授课环境,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灌输型教学情况,帮助学生对这门功课树立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内容,为德育知识的渗透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教学参考;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积极听取学生的学习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气[3]。
  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教师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针对像《阿房宫赋》这类人文性较强的文学名篇,教师在带领大家分析其内在德育精神时,不妨利用“互联网+”技术内容,播放一些相应的影像资料,或音频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比较贴切的理解。这种将文字演变为影像、音频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变得更为主动。第二,针对一些德育理念不太明确的文章,如《瓦尔登湖》这类名篇的节选分析,可能有些学生认为作者的体验至高无上,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现代社会不需要作者的那种生活方式。面对纠纷,教师不要武断,可以让学生以“辩论会”的方式,在多元的教学氛围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新颖的德育认识,这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进步至关重要。
  结    语
  總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不可大意,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相关的教学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巩固学生的学习认识,强化其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段登玉.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分析[J].才智,2019(16):108.
  罗小凤.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45+458.
  祝高波.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交际,2016(16):170-171.
  作者简介:罗家敬(1982.9—),男,广东廉江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