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零开发、片面开发、开发不力、等同开发”等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与包含地方资源和风俗民情的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家乡有山有水的自然优势、清新淳朴的民俗民风,以及乡土文化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宜于操作的载体,开发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7-0027-02
引 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教师应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1]。
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情况来看,其仍缺乏深度,课程开发零零散散,没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少之又少。学校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时,必须客观分析乡土文化状况,找准开发课程资源的结合点,在突出乡土特色的同时,降低课程实施坡度,增强有效开展的效度。乡土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且易操作。现在的小学生对家乡知之甚少,家乡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特产丰富、风俗独具特色,可开发的资源多而广。笔者认为,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依托乡土民俗资源,探究家乡传统文化
民风习俗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又有所变化,体现出多变性和灵活性,如莆田人过节时的习俗就与众不同,中秋节“送秋”、端午节“吃黄蛋”、冬至“搓汤圆”、七夕“炒豆”等都是独特的习俗,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以闹元宵为例,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而莆田有举行神祇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游灯、车鼓、十音八乐,以及正月初四“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等传统习俗。
这些独特的民俗都可以被作为活动主题,教师可以依托家乡浓厚的莆仙文化,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独有的乡土气息[2]。例如,“走进家乡的春节”便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学生可以利用寒假回老家过年的契机,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实地查看、亲身体验等方式对家乡春节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了解春节的来历和起源、习俗及变化,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乡土戏剧、人生礼俗、信仰习俗都是信手拈来的课程资源,如莆田的莆仙戏、莆田话、满月礼、四月礼等人生礼俗,以及妈祖信仰等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二、依托乡土美食特产,了解家乡饮食文化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学生对当地的美食特产非常熟悉和喜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美食特产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家乡美食特产的了解,如莆田的龙眼、枇杷、荔枝、文旦柚这四大名果及妈祖面、兴化米粉等传统美食都是名声赫赫的。在课程开发时,教师可以以“四大名果大PK”为研究主题,让学生利用假期通过访问亲友、查找资料、亲自品尝,对家乡四大名果的种类、作用、种植方法、采摘、销售等进行了全方面了解与研究, 并为家乡的四大名果做广告,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亲自参与售卖过程,在实践中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果实成熟的季节开展活动,如“走进家乡的枇杷”“龙眼的采摘技巧研究”“荔枝的外包装研究”等。
传统美食也是乡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卤面、兴化米粉、焖豆腐、妈祖面、炝肉、海蛎煎、菜头饼等,这些都是莆田人常吃的美食,教师可以以“莆田美食知多少”为研究主题,让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采访、亲自制作等方式了解莆田美食的历史、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增进对莆田饮食文化的了解,继而把制作方法传承下去。
三、依托乡土历史资源,找寻家乡发展历程
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具体的素材[3]。例如,莆田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誉,不但有湄洲岛妈祖祖庙、木兰陂、三清殿、古谯楼、莆禧古城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出现了林默、林兆恩、蔡襄、郑樵、刘克庄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教师可以把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让学生通过参观、调查、查找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师开展了一次“走近家乡历史名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凤凰山公园文化长廊、探访名人故居、参观市博物馆等实践活动了解名人的思想、事迹、主要貢献及影响,并编写家乡名人故事,从而激励学生向这些文化名人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依托乡土旅游资源,推广家乡旅游文化
乡土的旅游资源也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良好素材。每座城市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相应的旅游文化,各风景名胜的历史传说、自然风光等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作为当地人,我们有义务熟知这些旅游风景名胜,并把这些风景名胜积极推广出去,如莆田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共250多处,湄洲妈祖、九鲤湖、南少林、广化寺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
我们可以以“走进南少林”为活动主题,让学生采用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网上查询等形式了解具体的景点,收集风景图片,收集和景点有关的诗词歌曲及传说故事,了解有关景点的宣传报道,更透彻地了解乡土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为家乡的旅游事业献计献策,为家乡的旅游文化出一分力,推广家乡旅游文化。
五、依托美丽乡村资源,开发研学旅行项目
眼下,共建美丽乡村行动正火热开展,这给我们的研学旅行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我们有“南洋风情,梦里老家”之称的后黄村,有“小婺源”之称的坪盘村,诗如画的崇福村,最美滩涂蒋山村,世外桃源马院村等,不胜枚举。我们应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
以后黄村为例,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莆阳民俗文化馆、百年碉楼、莆阳民俗体验馆、两百年“四目井”,了解莆阳文化,让学生体验采摘、插秧、制作红团、磨豆腐等动手实践项目;还可以根据季节的特色组织活动,如春天可以摘草莓、识花草、放风筝、插秧等。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在研学旅行的项目设计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设计不同的活动目标。
结 语
总之,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了,综合活动这座楼才有可能越盖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没有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纸上谈兵”。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把当地的特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学生口味,便于教师操作,有学校特色、地方特色和个性特色的活动资源,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参考文献]
徐琴娜.让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特色“联姻”[J].教学与管理,2012(35):27-29.
王建.综合实践活动建构与行动[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潘洪建,杨金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陈雅容(1978.4—),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