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沈阳市家风家教现状的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家风家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经过调查,文章作者发现大多数市民或者有明确的家训,或者有不言自明的原则和底线;家风家训的主题比较集中;市民都认可家风家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风家训;主观认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9-0011-02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包括两个目的。一是摸清沈阳市民的家风家训现状,包括有无家风家训、家风家训的侧重点、家风家训的传播途径以及在他们的生活中家风家训的出现频率和类别等内容。二是要了解被调查者对家风家训的主观认知,包括家风家训对个人的作用、现代家庭是否需要家风家训、家风家训与社会风气之间的关系、最为希望和认可的家风家训等内容。
  二、调查对象
  在回收到的线上线下共326份问卷中,被调查者的自然情况分布如下:在性别方面,男性被调查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3%,女性被调查者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4.87%。在年龄方面,小于17岁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91%,18~25岁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1.53%,26~35岁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20.25%,36~45岁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7.36%,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15.95%。
  在家庭类型方面,58.28%的被调查者来自核心家庭(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或收养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23.93%的被调查者来自主干家庭(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9.20%的被调查者来自联合家庭(包括父母、已婚子女、未婚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等几代居住在一起的家庭),4.91%的被调查者来自单亲家庭(由离异、丧偶或未婚的单身父亲或母亲及其子女或领养子女组成的家庭),3.68%的被调查者来自重组家庭(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人已经历过一次婚姻,并可有一个或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及夫妇重组的共同子女构成的家庭)。
  据沈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中,男性人口占50.52%,女性人口占49.48%;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占9.77%;15~59岁人口占74.93%;60岁及以上人口占15.30%。回收的有效问卷基本能够覆盖沈阳市民的不同性别和年龄,家庭类型分布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反映沈阳市民的基本情况,数据较有说服力。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布问卷,线下发布问卷2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为96.5%,其中有效问卷187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6.9%。线上回收有效问卷139份。
  四、数据处理
  对于问卷反馈的数据,我们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处理。
  五、调查结果
  1.沈阳市民家风家训的现状
  根据数据反馈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沈阳市民的家风家训状况比较乐观,大多数的市民或者生活在有较为明确家风的环境中,或者生活在有很多不言自明的规则和底线的环境中,只有很少部分的市民在生活中没有受到家风的熏陶。这些明确的家风或者是不言自明的规则和底线,最为常见的主题大多与市民的生活、工作和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市民对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有一般的了解,也基本认可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对现代家庭的家风家训的影响,但是市民对红色文化和红色家风的认知度和了解度不高。
  在沈阳市民现存的家风家训中,最为常见的主题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以及“乐于助人”。但是仅有21.47%的被調查者选择“有明确的家风家训,父母经常教导”,大多数被调查者的状态是“没有明确的家风家训,但是有很多不言自明的规则和底线”,这一比例高达66.26%。同时,76.69%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的了解程度是“一般,知道一些”;21.47%的被调查者对红色文化中的家风家训是“不了解,没听说过”。
  在诸多种类的家风家训中,出现频率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是“奋发努力、自强自立”和“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出现频率小、覆盖范围最少的家风家训是“革命故事”和“红色家规”,49.08%的被调查者认为它们只是“偶尔”出现在生活中,同时还有25.77%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仅有8.59%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生活中会“非常频繁”地出现关于革命故事、红色家规方面的内容。
  2.沈阳市民对家风家训的主观认知
  大多数的市民认为家风家训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现代家庭不仅需要家风家训,而且也需要以家风家训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大多数的市民认可家风家训建设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社会不良风气与家风家训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大多数的市民认为最为常见的家风家训同时也是他们最为认可的内容,47.24%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风家训对他的影响是“奠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38.65%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家庭需要家风家训,认为家风家训“值得提倡”,38.65%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家风有意义”,同时还有3.07%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风家训“已经过时”,现代家庭完全不需要。对于现代家庭中家风家训的目标预期,76.07%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家庭中的家风家训应该偏向于为人处世方面,6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它们应该偏向于自身性格方面,61.35%的被调查者认为它们应该偏向于学习工作方面;51.53%的被调查者认为它们应该偏向于价值观方面。58.9%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风家训对社会风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92.64%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与家风家训的缺失有关。
  关于家风家训的传播途径,选择“家人亲戚的言传身教”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74.23%,在各选项中居于首位;选择“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选择”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68.10%,位居第二;选择“学校课程及活动的影响”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4.60%,与选择“同辈群体的影响”的占比(51.53%)较为接近;另有44.79%的被调查者选择“社会实践的感悟”。
  六、对策建议
  首先需要重视家庭在家风家训教育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从各个方面入手,把家风建设理解为家庭建设中的有机环节,扩大社会对家庭的影响力度。其次需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理论资源,建设和谐向上的新时代家风。其实,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家风家训,不仅是我们传统优良美德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优良民风、政风、社风的基础。最后就是在家风家训建设中,不能忽视红色文化和红色家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卢朝阳.传统家风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
  [2]陈亚丽.家风家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实践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作者简介:张琼(1983—),女,江苏徐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4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