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龙岩乡贫困地区留守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需要全员去关注与呵护。我作为龙岩乡小学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对本乡中心小学片区留守学生教育现状作了一年来的走访调查,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将本组的调查结果作出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作出汇报,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关键词:调查;现状;建议
  一、 本乡留守儿童各种比例结构状况调查
  (一)父母外出打工比例情况
  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的占32%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占的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8%。
  (二)父母探亲时间
  一年一次的占82% ;两年一次的占15% ;三年一次的占3%。
  (三)监护人状况
  与母亲居住的占40%; 与父亲居住的占8%;与祖父母居住的占32%;与外祖父母居住的占10% ;与旁亲居住的占8%;独居的占2%。从中包含单亲家庭。
  (四)感到孤独烦躁
  找朋友倾诉的占60% ;看电视的占15% ;玩耍的占20% ;无法解脱的占5%。
  (五)学习态度
  对学习感兴趣的占45%;一般的占37%;学不进去的占18%。
  (六)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的占80%;经常迟到的占15%;旷课逃学的占5%。
  (七)课外活动与娱乐情况
  做家务的占25%;干农活的占10%;贪玩的占65%。
  (八)遇到困难时
  靠家人解决的占50%,靠朋友帮助的占20%,靠自己解决的占17%,靠老师帮助的占13%。
  (九)生病时
  由母亲照顾的占55%;由父亲照顾的占 25%;由祖父母照顾的占12%;由亲戚或其他人照顾的占8%。
  二、本乡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家庭、学校、社会所“遗弃”。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极端。具体来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的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的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之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另一种情况:是对留守儿童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是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留守儿童也就变得胆大起来,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易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另一严重后果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乏起码的父爱母爱。他们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诉和求助的对象,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其有的行为甚至让人不可理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软弱无力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学校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成绩较差,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率居高不下。首先是成绩差的问题,这既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长期留守的儿童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们课堂上走神,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讲。而在家中,他们要么由祖辈照顾,要么由父母委托的监护人监管。由祖辈照顾的情况下,祖辈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而由委托人监管的情况下,更多的则体现为对其监管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让他们监护的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至于学习方面则事不关己,听之任之。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根本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辅导,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感大大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教师方面,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唯分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以分数论教师水平之高低的状况也难以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差等生的态度难免显得偏见,特别是对差生中那些不服从管教者尤为突出。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有所难免,当学生对自己遭另眼相待时,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也为留守儿童面临的学校教育的第二大问题——辍学埋下了祸根。留守儿童在家受到的监护力度不够,在学校又受到老师的冷落,于是他们逃学,旷课。有的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务工工资高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他们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于是暂时在学校待着等年纪的长大,义务教育满期后,离校外出,走上了漫漫的打工路。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校园,没法接受高等教育。这也是龙岩中学留守儿童能上高中的微乎其微。另外,学校教育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往往只关心学生智的提高,却忽视了对其德、体、美、劳的关注,致使留守儿童思想不正,纪律散漫,不服从管理,自以为是。在这种教育局面下,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社会关爱不足
  社会关爱不足,使他们徘徊在社会的边缘,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没有社会的关爱,社会教育欠缺,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很不规范,思想修养方面出现严重偏差。继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之后,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来自于社会。然而,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迁,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担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这又引起了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留守儿童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留守儿童年龄尚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城乡经济结构差别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留下成千上万的儿童在农村留守。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走向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明天的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现状应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他们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其将成为社会安定、发展的一大障碍。
  由以上分析可见,不论是在家庭、学校教育方面还是在社会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出几点建议并取得的成效
  目前,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政府,基金会,慈善机构和社会人士各尽其责。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
  (一)政府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2014年,时任自治县宣传部副部长韦有旺同志一行到龙岩中心校给留守儿童送温暖;2017年6月,自治县人大主任谭仁谋一行到我校给留守儿童送温暖;同年,自治县图书馆“送书下乡”到本校赠送图书;2018年11月龙岩乡计生所领导干部下乡开展流动人口“三留守”关爱活动。此外,政府多次组织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实施方案,并力争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只要把这些切实可行的工作继续下去,政府会把留守儿童的问题处理好。
  (二)學校
  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在校生,学校承担着管教同时抚育他们的最关键的一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为留守儿童们创建出了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鉴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学校应该定时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交流问题或表彰优秀。同时,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机会担当责任,开展下乡家访活动,给留守学生排忧解难,建立温暖之家。这样才能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主人公意识。有了学校的配合,留守儿童就能更勇敢地面对社会。
  (三)社会
  留守儿童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自我肯定不足造成的。由于亲情的疏远,留守儿童很容易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产生偏差,容易妄自菲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帮助,为这些孩子重新梳理阳光自信,热情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爱的作用在于,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缺失,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目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已经行动起来了。2016—2017年间,桂合丝业公司先后到龙岩中学、中心校、各村校给留守学生送温暖;2018年7月广西电力学院工作队到本校给留守学生赠送书包、用品。同时,很多志愿者也来到最需要温暖的家庭中,为留守儿童带去礼物和问候。这些做法反响极好,已经慢慢吸引更多社会热心人的关注。
  四、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务工开始,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解决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让数亿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未来积蓄着充足的力量。为此,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应做出自己的努力,切实解决目前农村特困地区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身体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市的有生力量。
  作者简介:吴世锟,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中心校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研究组负责人,课题立项编号:2017C2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