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班”学生文化疏离感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怒江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怒江班”学生具有轻度以上的疏离感,显著高于“本地班”学生;疏离感与文化适应程度、人际关系、汉语水平、身体适应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性别和民族属性无关;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怒江班”;文化疏离感;问卷调查
一、问题提出
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珠海市对口怒江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计划(2016-2019年)》的工作部署,珠海市教育局积极统筹全市教育系统的优质资源,与怒江州教育局深度对接,大力推进“一堂两班、百校千人”教育帮扶项目。在珠海开设“怒江班”,加强怒江职业教育帮扶和高素质技工人才培养帮扶项目的力度。2018年9月,我校迎来了上百名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的学子,在未来的两年或三年内,他们将在我市学习、实习和就业。“怒江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他们背井离乡,离开家人,千里迢迢来到珠海求学,由于地域、语言、习俗等差异而出现了各种身心适应不良的情况,强烈的文化冲突和不适应使他们产生了文化疏离感。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怒江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现状,分析影响其文化疏离感的主要因素,为帮助学生减少文化差异,推进文化融合,更好、更快地适应珠海的学习生活提供现实依据。
疏离感是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等消极情感。文化疏离感是指处于交叉文化中的个体因文化差异而对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产生分离感、孤立感、被控感、不和谐感等消极情感。杨东和张进辅等人在中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发现,高疏离感的个体与低疏离感的个体在个人幸福取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旦增卓玛等人对内地西藏班学生的研究,证明了心理韧性在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认为心理韧性是内地西藏班学生对文化适应压力的有效对应资源。彭年强在汉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文化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文化疏离感各因子之间与生活满意度各因子间均存在负相关,认为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助于降低文化疏离感。
鉴于文化适应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疏离感对“怒江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其人格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拟考察珠海“怒江班”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探索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寻找缓解文化疏离感的应对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文化冲击的适应期。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怒江班”是珠海对口教育扶贫项目下专设的班级,其群体具有特殊性,此次调查仅以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为例,将珠海市理工职业学校“怒江班”所有学生共109人作为研究组,其中男生79人,女生30人。另外,在本地户籍班级中抽取221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49人,女生72人。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
本次调查采用杨东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ASAS)”,测量学生的文化疏离感,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等3个维度,共52个项目。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92,分半信度为0.89。量表采用“7点评分”方法,得分越高,疏离感越强。
2.生活滿意度量表
采用张兴贵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测量生活满意度,该量表分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等6个维度,共36个条目。同质性信度介于0.71-0.91 之间,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稳定性信度介于0.54-0.85 之间。采用“7点评分”方法,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
3.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Connor和Davidson(2003)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定心理弹性,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等5个因素,共25个条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重测信度为0.87。采用“5点评分”方法,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
(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调查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分析与结果
(一)“怒江班”学生疏离感的现状分析
1.“怒江班”学生疏离感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怒江班”学生的疏离感总均分为3.53,具有轻度疏离感。在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3.98和3.92,属于轻度水平;环境疏离感得分为4.15,属于中度水平,说明“怒江班”学生有较强的环境不适应感。
2.“怒江班”学生与本地班学生疏离感的差异性分析
以怒江班学生为研究组、本地班学生为对照组,对两组在疏离感总分及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怒江班”学生在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和疏离感总均分上显著高于本地班学生,社会疏离感则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二)影响“怒江班”学生文化疏离感的因素分析
1.性别、民族属性对疏离感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民族的学生在疏离感上进行多观察值的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得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性别:F=0.349,P=0.556>0.05,差异不显著;民族:F=1.357,P=0.247>0.05,差异不显著;性别与民族的交互效应:F=0.538,P=0.465>0.05,差异不显著),说明疏离感与学生本身的性别和民族属性无关。
2.文化适应程度、人际关系、汉语水平、身体适应程度对疏离感的影响
对疏离感及其分量表与文化适应程度、人际关系、汉语水平、身体适应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汉语水平、人际关系与人际疏离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r=-0.197*,r=-0.227*);文化适应程度与社会疏离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1*);身体适应程度与环境疏离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8*)。结果表明,汉语水平差、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其人际疏离感越强;对本土文化适应能力越弱的学生,其社会疏离感越强;出现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应的学生,其环境疏离感越强。 3.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对疏离感影响
对“怒江班”学生的疏离感、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见表2)。可以从数据中得出,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生活满意度越低、心理弹性越差,学生的疏离感越强。
四、结论
(一)“怒江班”学生疏离感总体情况
本研究发现,珠海“怒江班”学生在珠海学习的两个月时间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适应不良情况,具有轻度的疏离感。其中,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属于轻度水平,环境疏离感达到中度水平,可见“怒江班”学生对珠海的环境、气候、饮食、习俗存在较强的不适应感。“怒江班”学生比本地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疏离感,且在人际疏离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可见缺少有效的人际支持和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引起疏离感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怒江班”学生文化疏离感的因素
在对疏离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疏离感在性别和民族的交互作用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刘曦和杨东的研究结果相符。杨东等人在汉族社区少数民族文化疏离感的研究中,认为语言、习俗、人际关系和价值观是文化特征的载体,对文化疏离感有重要影响。在本调查研究中也得出了与此一致的结果,“怒江班”学生中汉语水平差、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其人际疏离感越强;对本土文化适应能力越弱的学生,其社会疏离感越强;出现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应的学生,其环境疏离感越强。可见,疏离感的强弱与学生本身的性别和民族属性无关,而与其生活的环境变化相关,“怒江班”学生来到珠海后,感受到自身母文化与汉族主流文化之间的冲击和摩擦,产生了对主流文化的疏离感。此外,缺乏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支持,以及因汉语不流利而产生的沟通不良,更加重了疏离感。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度越低、心理弹性越差的学生体验到更强的疏离感,这与旦增卓玛等人对内地西藏班学生的研究和彭年强对汉区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吻合。由此可见,提高生活满意度、增强心理弹性是应对疏离感的有效策略。
五、应对策略
珠海市对口怒江州的教育扶贫项目旨在加强对怒江职业教育帮扶和高素质技工人才的培养,减少东西部差距,但怒江的学子千里迢迢到珠海求学,却存在对文化的不适应,这必将影响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仅如此,强烈的疏离感还将影响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因此,缓解“怒江班”学生的疏离感,提升文化适应性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缓解“怒江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缓和主流文化与母体文化之间的沖突,更快、更好地适应珠海的学习和生活,我校正在设计开发文化融合的校本特色课程,课程分为知识类和活动类两大板块。知识类课程为广东三大民俗文化(广府、潮汕、客家)与怒江八大民族的民俗文化相融合的“江海文化大讲堂”,主要内容包括广东与怒江在地理、气候、语言、服饰、饮食、建筑风格、节日庆典等方面的差异。利用师导生讲的导师制讲堂,导师团队开发教材、培训学生团队。通过学生的演讲来促进江海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适应文化碰撞,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活动类课程为文化融合专题活动,通过各种大型专题活动,将心理、生理健康及安全知识与广东传统南狮、舞龙、武术、本土流行音乐、舞蹈和怒江八大民族舞蹈、音乐相融合。利用汉族的传统节日和怒江八大民族的民族庆典,以及法定假期,开展大型的专题活动,将心理拓展游戏、生理健康及安全知识与广东传统文化项目和怒江的民族歌舞相结合,在活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发展心理弹性,提高生活满意度,以此来缓解文化疏离感。
参考文献:
[1]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建构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2]刘曦,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41-146.
[3]旦增卓玛,游旭群.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疏离感与心理健康: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2017,25(1):174-177.
[4]彭年强.汉区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5):184-185.
[5]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
[6]刘曦,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2004,18(8):547-550.
[7]杨东,金钊,黎樱,张进辅,张庆林.汉族社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疏离感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3):187-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