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游庭珊

  【摘 要】实验探究与操作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初中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物理实验对初中生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特点,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如何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三方面浅谈个人对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00-01
  初中物理教学通论中提到“物理是一门研究最基本物质机构的自然科学,运用实验的手段和思维方法来探究自然规律,得到最普遍的一般理论。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唯一标准。”[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地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在新课程理论的背景下,实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框架中挣脱出来,避免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自觉主动地根据实验现象,尝试得出物理规律,逐步形成自我认知结构。
  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驗为基础,因为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自身的特殊功能和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1.实验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和再现了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通常情况下,身临其境的探究和学习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初中生初步具备抽象思维,实验探究能让他们根据实验现象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实验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因为枯燥的教学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实验探究,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提高对事物探究的兴趣,有效的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2]物理实验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特点
  1.简单性。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以实验验证为主,实验步骤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评估与交流。学生只需要按照相应的实验步骤,依次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验证即可,具体的实验过程教材中都有比较详细的内容,因此,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实验探究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2.趣味性。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源于生活,大部分实验能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但却比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更有趣。例如,学习浮力一章时,通过向清水中加盐能使杯底的鸡蛋慢慢浮起来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清水加盐为什么能使鸡蛋浮起来,进而引发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3.灵活性。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不仅简单、趣味,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的灵活。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在进行物理探究实验时,不管从探究过程上,还是器材的选择上,都十分的灵活。一般的物理探究实验的影响因素都不止一个,学生选择先验证哪一个因素都不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器材的选择不需太过严格,除了实验室提供的器材,生活中大部分物体也可用于验证物理实验。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可以直接往两张A4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或者向两只纸船的中间喷水,船只靠近;或者将乒乓球靠近正在流水的水龙头,乒乓球被吸引等等。我们都可以非常灵活地随时随地进行物理实验探究。
  三、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1.从学生出发,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物理实验是体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积极的探索与操作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以通过“覆杯实验”,提问学生:“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纸片,将杯子倒过来,请问杯里的水会掉出来吗?”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大部分学生也许会认为水会掉出来。课堂上,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便可将正确结果告诉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实验主体。
  传统的演示实验以教师动手操作为主,学生被动地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一直得不到锻炼。因此,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实验的主体。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进行实验探究课时,教师只需对学生进行分组,告诉学生我们本节课的探究目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教材提供的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再根据获取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本实验的结论;在此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然后,在实验探究接近尾声时,让每组的学生派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并提出实验过程中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全班同学进行评估与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巡视结果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在每一次总结中吸取经验和改进探究方法,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通力合作,以强带弱。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动手能力更是天差地别,因此为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教师需注重学生间的通力合作,以强带弱,合理进行分组。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使实验顺利地进行,而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更有利于让他们的实验能力在合作过程慢慢地得到提高,为下一次实验打好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探究过程,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大胆地进行小组合作与实验探究,设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通过自身的探究,让学生理解更多的物理现象与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初中物理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81-84.
  [2]林小玲.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物理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