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费用管控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何通过更加科学严格的成本费用管控来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节约各项成本费用,是当前事业单位管理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理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费用管控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进行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评价经营成果的重要方式。事业单位在成本费用管控中应用预算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费用管控现状分析
  1.事业单位中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
  由于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不够,人员配置不足,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不健全,导致成本费用管控工作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相关的理念宣传不到位,导致各级机构和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事业单位在对成本费用的管理过程中,往往没有进行细化的成本费用管理,导致当前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理较为粗放,存在超支或者结余过大的现象。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费用管控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没有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没有配置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还有的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相关的机构和人员,但是并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和执行流于形式,这都是当前事业单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预算编制问题。
  2.基于预算管理的费用管控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算管理方案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机制,需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成本费用发生前的管控、发生中的管控和发生后的管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
  从费用发生前来看,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控和预算管理往往无法协调进行,大多是各自进行管理,缺乏协同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浮于表面,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对成本费用的管理作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方法对单位的成本费用进行准确预测,同时,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预算方法应该更加多元化,根据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在事业单位费用发生过程中,预算管理并不能很好地融入成本费用管理,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导致预算管理对成本费用的管控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在对费用发生后的评价过程中,由于前期的预算方案落实不够,预算管理的管控作用有限,导致后续的分析评价过程中,预算管理与成本费用的相关评价难以同时进行,二者的相关性较低,工作效果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仍不健全,有待完善。首先,在预算编制方法上,没有形成针对各项活动的具体的预算管理方法,对于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理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办法。过去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落后,不能适应当前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预算管理办法与实际成本费用管理脱节,管理部门难以有效掌握单位的成本费用情况,不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管控模式。
  其次,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控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文件层面,制度精细化建设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需要事业单位各级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制度,将预算管理与部门的成本费用管控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制度。
  二、基于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费用管控建议
  1.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机制建设
  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建设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对这些不足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促进单位各级部门构建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模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对于预算编制,做好预算编制是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各项预算的编制和审核。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编制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形成包括管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考核机构在内的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积极调动各部门员工参与单位和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沟通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打通预算管理的内部沟通渠道,减少执行阶段的阻碍,完善预算指标体系,保证各级各项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单位成本费用管理提供支持,并成为业务管理活动的有力支撑。
  对于预算执行,事业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规范预算的执行工作,强化预算的刚性。预算执行工作要严格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各级部门的管理职权,做到权责明晰,对于成本费用支出中与预算相违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专项费用支出进行重点管控,严防风险。同时,要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使用,强化对资金支出的管理,各部门要根据制定的预算方案进行费用资金管控,保障事业单位的费用资金安全。预算调整要在制度中进行明确,预算调整要严格按照调整程序进行,应列明调整的理由、项目、数量。
  2.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
  当前,事业单位在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存在着预算管理监督薄弱的问题,监督不力会增加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控的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体系。
  在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监督管控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强化工作流程的预算分析和评价,将事业单位的预算分析工作与成本费用管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费用支出情况进行预算分析,对预算方案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专业的对比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对预算和实际的各项差异进行严格的分析,阐明差异情况和原因,发现差异原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上報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组织进行审核,推进根据预算评价结果的预算管理优化模式,完善事业单位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体系。事业单位应该加强预算监督,将各项监督制度落实,运用先进的考核机制对预算管理与成本费用管控工作的成果进行考核。   3.强化对专业成本费用管控人才的培养
  事业单位在不断推进基于预算管理的成本费用管控过程中,需要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包括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现有的机构人员编制体系基础上尽可能加大人才引进,引进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各类人才,形成人才引进的良性态势。
  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帮助各部门工作人员打造相关的培训方案和课程,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促进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为单位的成本费用管控提供人才支持,在人才的待遇、住房、户籍、家属安置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协助。
  此外,事业单位也应该严格按照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金挂钩,多劳多得,推动工作人员更加用心、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发挥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保障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控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从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管控水平提供人力基础。
  4.建立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按照《预算法》规定,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发挥出最大效益,其中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设必不可少。
  在预算初期,应进行预算资金前期评价,充分考虑各项资金预算的必要性、投入的经济性、方案的可行性、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等因素,并形成操作性强的评价报告,以期提高资金预算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其中,重点是绩效目标的设立,对其中应开展什么样的工作,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均要具体进行明确。
  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进行运行监控,对预算执行进度、执行效果进行跟踪管理,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应及时调整方案,避免年度终了达不到预期目的,造成项目的失败,还要按照进度执行预算方案,未按照进度实施的项目要进行督促整改。
  年末要进行全面的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每一项资金均要结合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由权威机构进行评测,出具评测报告,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首先要进行整改,以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要与第二年甚至中长期预算挂钩,按照绩效评价的结果择优选择,绩效良好的资金项目继续纳入预算予以支持,视情况可以加大预算投入,绩效交叉重复的资金项目进行调整合并,绩效差的不再进行预算的安排。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切实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况的发生,让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三、结语
  事业单位应该本着完善单位成本费用管控的目标,推进预算管理应用,建立健全基于预算管理模式的费用管控机制,将单位的成本费用管控纳入有效的管理机制中,有效降低费用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减少各类浪费情况,将费用管控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超.基于预算管理的A全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8.
  2.李冬红.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支出管理与控制.财会学习,2018(12).
  3.邱煜凱,王建.事业单位经费管控刍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1).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