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时机“巧”设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春萌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适时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设疑还要善于把握时机,把“疑”设在“骨节眼”上,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设疑;数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2
  一、在导入新课中设疑,激发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虽仅几句话,仅占几分钟,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负有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的任务。恰当的设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为学习新知作下完美的铺垫。
  例如教学《乘法的认识》,导入时教师这样设计: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一位猎人一天能打两只野兔,那么他4天能打多少只野兔?你能说出连加的算式吗?学生说出:2+2+2+2=8,教师再问:十天呢?一百天呢?这时学生议论纷纷:哗,要说好长的算式哦,多麻烦呀!这时“火候”已到,教师适时设疑:有一种很简便的方法,能专门解决这样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想学吗?这时,学生的激情被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如此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设问,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引到了颠峰状态,从而产生克服困难探求新知识的强大愿望和动力。
  二、在知识的关键处设疑,开拓思维的空间
  在知识的关键环节设置疑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更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再学习了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接着设疑:要是分子、分母都不同,这样的分数还能比大小吗?如果能,该怎样比较呢?如34  和56  ,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么比较的?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在教学的重点、知识的关键处设疑,诱导学生由联想产生新的问题,使思维的大门始终敞开着,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又如在认识《循环小数》一课,我先写出几道算式让学生计算:50÷8,14.4÷12,10÷3,1.3÷6。前两道题学生很快就写出得数,但在计算后两道题时,学生困惑了,他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抓住这一关键时机我抛出疑问:那怎么办?应该怎样写出商呢?”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起,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学习循环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以“障”造成“悬念”,并把疑惑抛给学生,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促使其自觉去寻求和探讨新知,从而大大加深了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三、在规律的探求中设疑,更好地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规律,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时,在归纳概括规律或结论时,教师可以精心而富有创意地设计疑问,以更好地突破难点。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学生在除法计算过程中出现了有余数的情况,为了试图让学生自主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律,教师在让多位学生板演多道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后,不必直截了当地问:“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而可以比较艺术地设疑:“在计算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呢?”或者“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说的呢?”没有直接让学生寻找规律,而是让他以帮助别人的形式去发现规律,这样学生探索的劲头就更足了。然后通过热烈的讨论、互动后,想必很快能得出结论: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在评价赞美中设疑,增强学习热情
  没有哪个学生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赞许,如果在评价中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设疑,不仅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更能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愉悦的学习心境及强烈的自豪感。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教师先出示7时整的钟面,让学生认:你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再点击出示一组钟表时刻(1时、5时等)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教师评价并设问:唉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能认出这些时间了?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呀?能把你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此时学生小手如林,都争着想把自己的“诀窍”向大家一吐为快。教师这一赞赏性的设问重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但由于“问”得精巧,不仅能促思益智,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无穷,倍增了学习的信心。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毓舒.有疑问的“获得者”[J].语文建设,1992.03.
  [2]王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5.09.
  作者簡介:高春萌,1979年8月出生,女,广东佛冈,佛冈县振兴小学,一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