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潘作

  【摘 要】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运算水平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可以说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运算的教学质量。所以,针对此现状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2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教师可从分析小学生的运算能力现状入手,提出五项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数学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能。但是,从现实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现状堪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运算上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审题能力弱,感知笼统。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够细致,不能真的把握试题的要求,习惯不好,在抄题过程中就把题抄错或者数字抄错,导致最终的运算结果出问题。
  第二,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条理性。一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并没有对于所学知识彻底消化和吸收,只是浮于表面,所以事实上并没有学会知识,在应用过程中难以实现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出现了计算上的一些问题。
  第三,基础薄弱。一些学生可能对于运算本身掌握困难,所以对于常学常用的运算规律本身都掌握不牢,动辄出现不应该出现的运算错误。
  数学运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运算质量,而且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以及解决数学问题都有很大的影响。运算时学习数学以及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都很重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运算教学,扎实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面事物的接触与探索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而引起的。在教学运算时先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在快乐中教学,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辅助教具进行运算,并掌握运算方法,以此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为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结合当天的授课内容训练学生口算,追求多样化练习。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进行练习;用卡片、小黑板开展视算、口算接龙;计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各种形式的练习都能培养学生的快速运算思维,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二)重视习惯养成,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习惯影响行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否将自己的学习做好,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必须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1.规范书写
  書写是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书写正确才可能运算正确。在数学学习伊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同时要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作业后要及时总结反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2.认真审题
  审题在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中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看对题才可能做对题。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往往是拿到题不看要求就去做,而没有对于整个运算过程进行构思,导致不必要的失误。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看清要求再着手。
  3.及时验算
  验算是计算的必要步骤,通过验算既能够证明运算是否正确,还能够防止出现审题上的问题。为了提高验算的效率或者节约时间,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估算,从而有效提高效率和正答率。
  (三)结合学生学习规律,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是逐渐增强的过程,在最初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还不太深刻,较为笼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认知能力来渐进性地引导,逐渐使学生扎实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做题习惯,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切勿不加思考盲目动笔;然后引导学生去亲自尝试,在学生做题过程中予以及时、恰当的引导。这样学生才可能把运算的技能内化于心。
  (四)注重算、理解读,使学生真正消化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在某一类问题上出现不必要的运算失误,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对于运算原理的解读,这往往导致有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只是在死板的应用,而不是真正理解,当学生面对新问题特别是变式训练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减少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就要重视算、理解读,使学生彻底掌握知识。
  (五)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和对比练习,有效排除知识间的干扰
  练习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手段,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离不开练习。要使练习达到预期功效,首先应精心设计练习,使练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练习题的设计既要兼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重点的、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要有针对性地多练。其次,是由于知识间存在干扰。如学生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由于整数乘除法法则的干扰,经常会出现不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的问题。这时,我们就应设计对比性练习,通过对比,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排除知识间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本文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教育下的重要理念,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需要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适量强化性的练习,不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霞.好习惯夸出来——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堂习惯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29).
  [2]庞海清,周象晨,尹碧光,等.幼儿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C]//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8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