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林科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及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老师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有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更有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义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人民教师要面对的教育难题,本文将对这一难题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使命。随着这些年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和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认字和语言表达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神圣使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缺失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逐渐普及,小学语文教学条件有了进步,各种科技产品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老师毫不费力,仅凭多媒体工具,就可以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轻轻松松,单靠智能手机,就能让作业易如反掌。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多而智慧少”的时代,现在一个普通人所掌握的知识量甚至能超过古代的大儒。但事物具有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便利的背后是受众思维能力的缺失,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小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老师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构成的,学生、老师、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老师,更要负主要责任,下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老师教学观念陈旧
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发挥创新性。但是仍然有部分老师故步自封,教学围绕课本,课堂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新意。这样的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整天置身枯燥的“之乎者也”中,完全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还有一部分老师由于不熟悉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能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白白错失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机会。
(二)老师教学方法不当
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朝闻道》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老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弯腰捡宝石,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抬头去宇宙中寻找宝石。语文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方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篇课文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语文老师应当做的不是告诉孩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而是引导,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关系生疏
气氛看似無关紧要,但对人却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在相对宽松的氛围可能思如泉涌,但到比较严肃的场合大脑可能就会一片空白。有些老师习惯将课堂严肃化,学生在课堂上屏气凝神,生怕出错,甚至不敢发言,在这种氛围下,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师生关系也是一样,生疏的关系必然导致师生之间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
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但不得不承认,我国教育的弊端仍然存在,分数仍是学校对学生和老师的重要考核标准。在这种背景下,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提前教授学生下学期的知识,强行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重负之下能完成功课尚且不易,哪顾得上思维习惯的养成?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的对策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更会对其他学科产生良性的帮助作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转变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长此以往,必然会将兴奋逐渐变为兴趣。
(二)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丰富的教材会使教学课堂更加多样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各种教材、设置一些课堂互动环节,把控教学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主导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维方式的养成。比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荷叶圆圆》的教学,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教学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列举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并对踊跃回答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以便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来。当然,课下的互动也必不可少,课外互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潜能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尊师、敬师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敬师长固然没错,但过于强调身份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盲目跟从,从而忽略了自身的独立发展。但是如果有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情况将大为改观,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必然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四)转变教学观念
“与时俱进”是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语文老师更应走在前面,起好带头作用。语文老师应有大格局、高眼光,不能仅仅将教学拘泥于分数,而应该注重个体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
(五)投身教育改革、做改革的先行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期,教育改革也应稳步推进,全面落实。作为教育前线的工作者,应当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在工作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将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四、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较大成就,但各种弊端也愈发明显。本文从小学语文教育中思维能力缺乏这一现状入手,先简单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后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难题,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校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虽有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不过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小学语文教学一定会向着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敏.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外语文,2018(4).
[2]张慧珠.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2).
作者简介:胡林科,1964年生,甘肃天水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心学校,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