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欠欠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当前各行业领域都需要拥有应用型的英语人才,要求人才能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思辨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英语完成专业领域的工作。但是事实上当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不能够培育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实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下,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涵。因此,主要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大数据时代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所带来的新变化,最终提出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新的工具、新的理念等来完成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创新,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数据时代;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14-02
   大数据战略计划的提出在为教学系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即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了教学工具的创新化、丰富化发展,如果教学活动不能够按照其发展的主要潮流趋势进行教学改革,其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而言,其占据着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较重要的地位,其在社会实践应用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事实上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实现大数据时代下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因此,基于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才能够提出最科学、最有效的改进策略。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不论是从教学理念、教学工具还是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来看,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都不容乐观。(1)因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学分制的形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完成两个学年的英语学习,通过英语考核之后即可不用再展开英语学习。而这两个学年的英语教学也是采用批量化的教学。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展开写作指导的方式,布置学生自行展开某一个主题的写作练习,并且上交教师批改,其最终成绩就是学生英语写作模块的平时成绩,而对期末的考核,甚至都没有将英语写作单独设为考核目标,而是将其纳入英语的整体成绩当中。导致学生相对于英语阅读,对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肯投入的学习兴趣、学习时间也有限。(2)当前在英语写作课堂中所展开的教学内容落后僵化,在综合性应用型的大学教学活动中,要求能够展开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不外乎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事实上当前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学生,其所接受到的英语写作教学内容都是新课标内容,无法根据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完成专业化的写作练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都是表面功夫,无法真正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述。因此,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而言,改革道路道阻且长。
   二、大数据时代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是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都带来了该行业的一些新变化。当前大数据时代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教学的个性化主要是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学活动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如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能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完成自我学习、自主展开学习内容的探索,自主完成对学习问题的探索应用。
   (二)实现教学的互动化
   大数据时代下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技术和平台,在教学活动中,再也不是以教师为主展开的单向式的教学传授活动了,而是学生能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形象,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增加了师生互动,还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形式,确保学生能够更多渠道地完成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从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高的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
   (三)实现教学的深度化
   學习的程度主要分为指导、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浅层的学习中,即其既不能够实现对自己英语写作的分析和探究,又不能够对自己写作能力展开实践运用。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展开英语写作知识的深度加工和探究提供了平台和方式。
   所以说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是从教学设计、教学框架设定、写作模块设定以及教学评价反馈等流程中体现的。
   (一)设计理念
   大数据时代下实现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设计理念的改进,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对各个模块下面的英语写作练习题目的学习。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要求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必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成英语写作练习。因此,在写作教学设计中,教师会给予更大的包容性来完成对学生写作的培养。如,教师能够根据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话题,要求学生站在学校的角度写一篇发言稿。由此学生能够开拓思维,通过各种资料内容的收集,展开对英语发言稿的写作。
   (二)框架设定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课堂框架设定也呈现出了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即传统的英语课堂写作模式都是课中理论教学+写作练习、课后写作练习+写作积累的框架模式。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由于其为英语写作课堂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互换教学。如,采用慕课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形式,发挥了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主体性,确保及时能够在整个英语写作教学中做好指导工作、管理工作和监督控制工作。
   (三)教学模块安排
   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模式安排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1)在课前讨论模块中,传统的课前讨论模块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稀稀拉拉地完成思考。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新的平台。如教师借助微课的形式来展开导入问题的创设,确保学生能够对该课所要展开的写作主题感兴趣。如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设计一个微课小视频的方式,让小组成员观看小视频并且提出自己对小视频的看法,而全体学生,多个小组难免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教师继而引导不同意见的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撰写英语发言稿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来完成对英语写作课堂的探究。(2)在课堂学习课前讨论中,各小组的学生各抒己见完成对英语写作内容资料的收集,并且初步完成了表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录音或是录视频等方式,将课前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之后完成对某一方意见的概述,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寻找更多的资源,将自己所在的角度下的意见进行总结修改,从而形成完整的英语论文稿子,通过这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四)教学评价反馈体系设定
   教学评价反馈体系是分析大数据技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指标。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下当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反馈体系也能够得到改进和创新。(1)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更加多样化。传统中的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是由教师出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写作,再由教师完成评价的单向式、片面化的模式,而不能够明确指出该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不足。而现如今大数据技术为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更多的主体,如可以通过设定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所展开的课堂写作指导是否有效展开评价,确保能够实现学生、教师的双主体提升;(2)大数据时代下能够对教学评价结果展开更加深度的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展开分析总结,由于大学英语写作是一门语言逻辑性较强的文科性的学习,因此无法通过评分来确定学生是否真的掌握到写作能力。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其能够将学生的平时写作表现、写作成绩等展开数字化分析,从而建立起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库,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症下药,展开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如有的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很好地利用语法和词汇,但是整体上来说该学生的整个写作框架都是一致的,没有创新过其中的内容,也没有在写作中注入自己的主观看法,使其英语作文阅读起来不够生动形象,英语写作的实际应用性也不强。
   综上所述,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可知,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不明显,主要是写作教学过于模板化、写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其给学校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如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能够带动深度学习,更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习的展开。因此在此变化趋势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的教学改革,通过分析教学实践可知,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工具中甚至是教学考核中都产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1]马慧莲.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8(22):129-130.
   [2]肖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8(22):90-91.
   [3]程炜佳.大数据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分析[J].英语教师,2017,17(2):78-81.
   [4]许岚.大数据时代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24-26.
   [5]陳庆斌.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重构[J].外语学刊,2016(3):129-132.
   [6]徐阳平.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16,12(2):72-74.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