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秋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出台以及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进步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学校与教师为以良好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研究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養;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造数学教学情景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活动于内容而言,其中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师通过创设等同于生活的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中放松心情,并且在其中掌握数数学思维方法与科学计算能力[1]。同时,小学生在创设情境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这如果遇到类似的情景可以很快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以解决现实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应该以数学教材为依据,以某一知识点为创设情境的中心,然后找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这的交汇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创设出类似于生活的情景。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阶段对于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为中心,以不同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为依据,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勤于动手不仅有利于深刻、全面的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更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例如,在数的认识一课讲解时,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发放10根小木棒,教师说9将让学生将面前的10根变为9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可以更快的明白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也可以说11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来判断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接受程度。这对于之后的四则运算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这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注重叙述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认识数字、学会算法,而是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的学习应该是在学生掌握数学计算技能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从实例中获取信息并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的能力、将其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学知识的能力[2]。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是对数字和信息的准确感来建立问题表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由于数学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数学具备了不同于其它学科所具备的逻辑思维性,正因如此数学也是最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因此,数学的教学也应该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并将其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简便运算的内容时,有一部分的内容是图中尤有为李叔叔在看书,他在第一天看到66页,第二天又看了34页,本书共有234页,问题是还有多少页没看?下边该出了几位学生的算法,让学生选一种最简便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题目中的看到和看了具有不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还是对其思维模式的促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兴.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探究[J].青年时代,2018(35):237-238.
  [2]杨丽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EB/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
  作者简介:徐秉奎(1976—),男,广东蕉岭人,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