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阎静辉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背景、现状、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图书馆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情况等,通过这几个方面对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以及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图书馆  智能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5(c)-0171-0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俗称为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能够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对目标对象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自动识别以此获取所需的相关数据,有效实现了人们通过仪器自动和别不同状态的物体,提高管理水平。
  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标签、阅读器以及天线三个部分即能组成最简单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需要使用其他软件和硬件作为支撑。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微型天线上安装一个带有芯片的小标签,负责接收阅读器所发出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电流所获取的能量将芯片中所包含的产品信息发送并存储,主动发送处于某一频率短的信号,阅读器对信号处理并读取信息关解码之后,将数据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处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并非新兴技术,其最早可溯源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项技术在二战中主要用于区分纳粹飞机和联军飞机,作为敌我辨识系统来应用。而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则开始用于铁路收费、野生动物跟踪、公路收费等领域,因此知晓该技术的人很少。而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这项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国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以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图书馆也开始逐渐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管理图书资料。在2002年新加坡图书馆作为全球首个实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图书馆,随后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荷兰、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引进并应用该技术。在我国,2006年深圳图书馆以及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是最早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次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则实施了基于UHF频段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图书馆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仅仅10余年,目前全球已经有3500多家图书馆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系统之间的关联
  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条形码识别技术时图书馆传统业务中一项需要熟练掌握的基础技术,在识别和使用读者证件以及典藏和流通各种文献等管理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使用新技术之前,由于条形码技术的应用非常成熟,且推广的范围大、价格低,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应用中该技术均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条形码技术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展现出了条形码技术的缺陷和局限,例如容易受到磨损,需要经常进行更换;稍有破损或皱褶可能出现拒读的现象;信息能够储存的容量小;识别需要以数据库作为辅助得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其识别能力单一;需要近距离接触才能扫描。
  無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兴起带给了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运行和管理以创新和新契机。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基础开发的电子标签其相较于实体化的条形码而言具备更多优势:防水、耐高温、防磁;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够工作;读取距离远,范围大;具有较大的数据储存量;能够多次更改信息;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对信息加密;能够在不同类型和形状的物品上附着或嵌入,甚至通过标签可以进行追踪定位,电子标签与条形码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不需要看到目标,只要在阅读器能够识别作用的范围内即可有效读取标签信息。
  2.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应用无线射频技术,例如自动分拣文献系统、自主借还文献系统、馆藏清点系统、文献加工系统等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成为可能,以此改变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工作,使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渐趋向于智能化、人性化发展。要实现对图书馆各类文献以智能化管理需要涉及到以下三个因素,分别为读者、文献和馆藏方位。如何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寻求到其所需的文献,如何在数量庞大的书架中确定文献的馆藏位置;如何让乱架的文献归于原本的位置,这些问题在原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起来相对困难,而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出现能够迎刃而解这些问题。图书馆只要通过无线射频来识别采用了相同频率电子芯片的文献标签、书架标签以及读者证,使用相关设备对电子芯片进行处理便能够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
  (1)对于读者而言,将会得到更全面的服务功能,优化借阅过程。
  图书的借阅率以及流通处理速度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得到大大的提升。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能够开发自主借还书系统,便于读者自行借阅和还书,不需要再通过图书馆馆员,只要使用读者的RFID借阅证,便能刷卡进入借阅区,自主完成借书和还书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流通柜台出现拥挤和排队的现象,同时也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
  (2)对于图书馆馆员而言,降低了工作强度,易于管理书架。
  根据本次调查的图书馆发现其中近一半是通过自主借还系统完成图书借还的,图书馆员的工作量得到很大的减轻。馆员通过RFID点检仪的使用,只需要沿着书架扫描便可收集到所需的信息,以此进行搜寻、上架、下架、纠错、排序等图书管理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自动分捡文献。   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使用安全问题
  即便使用电子标签,也可能会出现由于读者素质低下,人为撕毁电子标签,或在标签上覆盖能够干扰射频信号的金属纸等情况,导致信息无法读取或出现误差。在使用电子标签之后,读者在图书馆中的活动将趋向于透明化,因而可能或多或少会增加读者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可能性;图书馆中所存在的无线射频发射器也可能会造成对人身的污染或损害;除此之外在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废弃电子标签的处理问题。
  3.2 标准化问题
  目前无线射频识别产业技术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不同开发商所制造的仪器适用的频率不同,因此造成购买混乱的现象。目前无线射频识别产业技术的发展受到了缺乏统一标准的阻碍。日本有UID标准,美国有EPC标准,韩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而我国尚未明确制定相应的标准,导致不同的制造商开发出不同频率的通信设备,硬件产品的兼容性必然不会太理想,可能造成无法读取电子标签的问题等。
  3.3 使用成本问题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阅读器、天线以及电子标签的价格均较高,一般的图书馆难以承担。一个图书的电子标签价格为3元左右,而对于一些馆藏了上百万册文献的图书馆而言,若将电子标签安装在每本文献上,其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额庞大,对于经费有限的图书馆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4  无限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只要能够解决无线射频识别技術的安全和标准化问题,并降低成本到合理的范围内,该项技术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将会起到积极的创新作用,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5  结语
  目前各类图书馆中条形码技术已经拥有成熟的应用现状,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较于条形码技术可以归为新兴技术,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往后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陈杰,张月英.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智能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4(25):170-171.
  [2] 肖丽婷.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8(19):106-108.
  [3] 吴唏,甘琳.迈向智能化图书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65-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576.htm